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政治类 >

    网络民族主义探因(四)

        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孕育了网络民族主义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历史和现实的压力以及屈辱感常弥漫在国人的心头,如同其他落后国家一样,民族主义成为反抗西方列强和号召民众的重要思想武器。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经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今天,民族主义已经在民众中深深地扎下了根。的历史教育主要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民族主义在新的时代总能获得它的新生,总是能赢得最广大的民心。近百年的历史遭遇、深重的屈辱与挫折使人有一种沉淀于心理深层的民族复兴情结,从而在心里方面构成了现今网络民族主义的深层基础。
       

        改革开放的形势左右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强弱。20世纪80年代加快改革开放,需要向西方学习经济、技术,国际环境也相对较好,在这种形势下,民族主义的市场受到限制。不仅如此,甚至还出现了一些全盘西化论调以及崇洋媚外的现象。然而,在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大形势和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国际上民族主义风起云涌,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斗争开始淡化之后,各国的民族主义却愈演愈烈。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为开端,在亚非欧结合部的中东欧、巴尔干、中东、北非洲形成了一条民族矛盾的地震带,并逐步向西欧、北美、东亚、南亚等世界其他地区蔓延和扩展,并波及全球。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列强加紧了对的施压。进一步发展和开放之后,与其他国家的利益纠葛也不可避免地增多。在此情况下,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转浓,并且通过相对放任的互联网表达出来是不足为奇的。当然,现今经济全球化正在向纵深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还要继续加大对外开放,因此理性地处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大势所趋。就总体和长远而言,偏激的民族主义在会越来越失去市场,网络民族主义不会出现越来越强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王军. 试析当代的网络民族主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22-29.
       

        [2] 杨锦麟. 民族主义:壮怀何种激烈?[J]. 南风窗,2003(20):14-15.
       

        [3] 向洋. 网络民族主义:并不虚拟[J]. 世界知识,2005(4):61-63.
       

        [4] 王晋燕. 美国网络愤青看崛起[J]. 环球, 2005(18):52-55.
       

        [5] 沈惠平. 海外学者论当代民族主义[J]. 贵州民族研究,2007(4):14-19.
       

        [6] 闵大洪. 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EB/OL].[200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