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政治类 >

    全球化语境中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中)

        3、社会体制的变革弱化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整合功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我国一方面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另一方面自身也处于改革转型期,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旧的规章制度与价值体系逐渐解体,而新的制度与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因而社会思潮新旧杂糅,某些环节容易出现失范、无序的现象,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民族精神的作用也相对弱化。
       

        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极容易使人们由于良莠难辨而出现困惑和迷茫,以致产生信仰危机;外来文化的大量涌现,让有些人从陌生、好奇,发展到同化和顺应;市场经济弘扬了个体主体性,却造成集体观念的消解,使个人主义盛行;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极容易导致政治参与爆炸与政治参与冷漠同时并存的奇特矛盾。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
       

        4、信息全球化加大了弘扬民族精神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全球化是与社会生活全面信息化相伴而来的。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虚拟现实将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环境,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将更多地走入网络世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与人打交道,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开展工作,既给弘扬民族精神带来新的环境,又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科技和文化设施的优势,全方位、全天候推销他们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提供了信息平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新的变数。
       

        信息渠道的多元化、教育对象接受的自主性,更进一步增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压力。全球化语境下,由于人的自主性空前提高,使思想问题、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特征也更加明显,而网络世界互动关系的虚拟性则增大了人们思想波动性,政治意识、阶级意识甚至国家意识淡化。同时,在动态的、高速流转的信息环境下,人们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将日益增多,这又呼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积极对应之策。能否保证人们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将关系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基础。如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新形势和新变化,建立巩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是刻不容缓和不可懈怠。
       

        二、全球化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提出的新要求
       

        1、开放意识与民族意识并存。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是民族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精神风貌和文化观念的集中体现。它是民族识别、民族认同的根本标志之一,是维系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因此,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立足于本民族,维护、发扬本民族精神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祖国和本民族的忠诚和热爱。其次要着眼于世界,结合全球化的实际,辩证地看待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将情感与理性的反思结合起来,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一个民族能否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既是其民族精神能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条件,也是这个民族能否发展的重要条件。全球化要求我们要立足本国,用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当代世界,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更应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更应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与外来民族文化不断交融、交流和互相取长补短的碰撞中,逐渐发展完善起来的,蕴涵着世界各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体现民族精神的开放性,以开放、理性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民族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全盘西化,同时警惕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江泽民明确指出:“我们要发扬民族的东西,但是不反对外来优秀的东西。”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排外主义只能导致本民族的落后,民族精神的茫然。
       

        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并存,处理好传统性与时代性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范畴。它总是与一定历史时期民族肩负的主要任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联系在一起的,与融汇了中华民族各个时代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它根植于传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其民族精神也有不同的特质和表现。”一个只依靠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而一个抛弃祖先的民族也同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能否适应历史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是判断一种民族精神是否先进的重要尺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是基础,培育是关键。中华民族之所以有今天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根本原因就在于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在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不断提升。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总和,构成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它又表现为这个历史时代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体现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又蕴涵着时代精神。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的“八荣八耻”精神,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它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体现,又是新的历史时代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随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这样的民族精神,才是富有朝气,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民族精神。
       

        3、民族自尊心与民族忧患意识并存,处理好民族自信与民族忧患关系。树立正常的民族心态。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深支柱,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斯大林指出:“革命的民族自豪感能够移山倒海,能够创造奇迹。”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当然,在经济全球化中,我们对祖国要有民族自尊心,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危机意识。民族自尊心与民族忧患意识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并存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爱国与忧民从来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日本的强盛与其国民的忧患意识和民族自尊心是紧密相连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生存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民族文化安全受损,民族国家就会发生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当今世界名国,都在积极研究应对全球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名种风险、危机的对策,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建立机制,防范经济风险,维护文化安全。对于这样的发展中的民族国家来讲,如何抓住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防范风险,维护自身的经济和文化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培养,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做到居安思危。一个民族具有自尊心与忧患意识相统一的正常心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