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政治类 >

    浅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创新思想(上)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思想认识也必须不断前进,要不断根据社会实践的要求进行思想创新。可见,思想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和反映。思想创新就是要不断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成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科学原理,积极主动地进行着思想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永恒的魅力。这些创新思想在争取的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作用。
       

        一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在毛泽东领导人民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背景下,在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化的结果。刘少奇在阐释毛泽东思想时着重强调毛泽东思想在创新视角上的价值内涵。他指出:“他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于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以适合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情况,所以他能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化这种艰巨的事业。”(1)刘少奇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创新层面上的伟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的创新价值在于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灵活地运用于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上,毛泽东坚信,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是勇于创新的党。如果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墨守成规、不思创新,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不会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故毛泽东强调:“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在与党内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更加明确。20世纪30年代,党内“左”倾教条主义一度盛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这一思潮的危害性。他严肃指出,教条主义的前途必定是革命事业的葬送,“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3)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毛泽东在谈到党的干部队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时,多次强调“创造力”,认为“创造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创造力”在这里的真正含义是指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有着鲜明的体现。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他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对革命的道路进行了创新性的思考,先后写了《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正确阐述了中共领导下的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它是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的创新思想也有生动地体现。人民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关于国体和政体问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即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此后,毛泽东多次论及这个问题。在1948年6月,中共中央文件把“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改为“人民民主专政”。在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和经济方针上,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理论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方针。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毛泽东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在1956年4月毛泽东写了《论十大关系》一文,科学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1957年2月毛泽东写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1956年9月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以创新的思维,全新的概念,提出和初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新方针、新设想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对于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