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金融税收 >

    关于恢复我国国债期货问题的思索(上)

      第三, 国债期货是利率期货的主要品种之一, 利率的市场化和资金的流动性是国债期货产生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已越来越松, 利率市场化必将成为必然趋势。如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已经放开, 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已经取消, 国债回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因购利率成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形式。这表明我国为适应新的形式和经济发展需要, 开始朝着利率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由此可见, 利率市场化和国债期货的推出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利率市场化为国债期货的恢复提供了必要条件, 国债期货的恢复又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配套的保障机制。

        第四, 我国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失败后, 国内有关学者从各方面总结了原因: (1)国债现货市场规模过小, 与期货市场规模不相适应: (2)利率的非市场化, 使人为建立起来的国债期货市场扭曲变形, 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债期货市场; (3)保值贴补率的推出及持续攀高影响了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 (4)信息披露不规范, 存在内年5 月11 日,上证国债指数下跌至91.581, 创历史新低, 与2003 年8 月1 日最高点101.857 相比, 下跌幅度达到10.01%。在最近一年来的债券指数下跌过程当中, 作为国债的主要投资者的商业银行, 损失最为惨重。

        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约占整个债券市场的60%左右。以此计算, 2451.59 亿元的市值损失当中的60%, 商业银行大约承担了1470 亿元。⑦长期来看, 商业银行手中持有的大量低利率债券资产,风险很大。现在国债的发行也越来越困难。我国金融市场上目前还没有有效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在这种背景条件下, 恢复我国国债期货交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可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还可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为社会提供一个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 促进市场规范运作与高效和统一债券市场的形成。

        与1992 年进行国债期货试点时相比, 今天的国债市场早已今非昔比, 无论是在市场发行规模、交易规模, 还是在发行、定价与偿付等运行机制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1979 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 到1993年发行规模一直没有超过1000亿, 而2001 年的发行规模则达到了4853 亿, 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在国债发行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⑧在国债发行市场扩展的同时, 国债交易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国债期货的重新推出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同时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加入WTO 之后, 金融开放是经济开放的重要内容, 而发展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也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四、我国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必要性不仅由国债期货本身的市场作用所决定, 同时由以上的形势分析也可以看出, 恢复国债期货绝对是势在必行, 而争议的焦点只不过在于运行的时间: 究竟是目前还是推后?那么, 这就必须由目前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行性来决定。笔者认为此举是可行的。

        首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在经济总量、幕交易: 政出多门, 管理混乱等。⑨我国当前恢复国债期货应当避免以上情况的再次发生,有的放矢的在利率的市场化、市场监管、信息对称等方面进行改革, 确保国债期货的顺利恢复。

        但是, 可以看到, 虽然我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可能性, 但是还需要各方面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才能为恢复国债期货交易做好准备。在法律保障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期货市场立法建设, 逐步形成以法律规范为主、行政干预为辅的期货市场治理结构, 使期货市场走上法治之路; 在市场运行方面,要加快企业改组和银行改造, 稳定推进利率市场化, 完善国债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论-文-网]

        注释:

        ①龚仰树。国债学。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年。

        ②赵锡军。应该重建国债期货。网址: .http: / /www,cnki.net.

        ⑧徐寿福。我国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探索。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3)。

        ④高伟。恢复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金融教学与研究, 总第98期。

        ⑤楼继伟。现时推国债期货是赌博难控风险。 证券时报2006—11—6.

        ⑥唐双宁。重推国债期货需三大条件。网址:http: / /www.resorce.stockers.com.

        ⑦高伟。恢复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金融教学与研究, 总第98期。

        ⑧赵锡军。应该重建国债期货。

        ⑧网址: http: / /www.cnki.net⑨宾建成。国债市场的发展急需恢复国债期货交易。 理论探讨2002(5)。

        参考文献:

        [ 1] 龚仰树。国债学。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年。

        [ 2] 赵锡军。 应该重建国债期货。网址: http: / /www,cnki.net.

        [ 3] 高伟。 恢复国债期货规避利率风险。金融教学与研究, 总第98 期。

        [ 4] 张超。 恢复国债期货势在必行。金融电脑, 2005(2)。

        [ 5] 徐寿福。 我国恢复国债期货的可行性探索。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3)。

        [ 6] 高勇强马连杰。 恢复我国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分析及建议。流动经济, 2000(6)。

        [ 7] 宾建成。 国债市场的发展急需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理论探讨2002(5)。

        [ 8] 唐方杰。期货市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年。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