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一月联考 > 复习指导 > 政治 >

    2011考研政治复习要点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一)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进行牵制。

      2.在台湾岛内,“台独”势力膨胀、“台独”思潮蔓延。

      3.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1987年底,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不断扩大,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李登辉于1995年6月赴美进行制造“两个”的分裂活动,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针对李登辉的“台独”分裂活动,政府和人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促使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认清了“台独”的危险性。

      4.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在2002年8月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二)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BR> 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特别是江泽民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

      在2003年后相当一段时间里,“台独”势力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一)四点意见。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对台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年四五月间,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开展两岸政党交流与对话并分别发表公报,达成多项共识。在会谈和公报中,胡锦涛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等新的主张。

      (二)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