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专升本 >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分析题讲义

      1、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问:(1)孔子这段议论时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

      (2)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表达了孔子什么观点?周任的话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论据?

      (3)“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答:(1)针对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

      (2)孔子认为,作为家臣,冉有、季路理应尽职尽责,否则,就应该主动引退。这是理论论据。

      (3)一是表明季氏的胡作非为,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二是批评冉有季路的失职。从中可以引申出“开柙出虎”。

      (4)引用、呼告、比喻、反诘。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问:(1)《季氏将伐须臾》是一篇立论文章还是一篇驳论文章?

      (2)这段文字是立论还是驳论?

      (3)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1)驳论。 (2)立论。 (3)驳中立,驳立结合。

      3、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问:(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是怎样在大比喻中套用小比喻的?

      (3)这段话采用了这样的论证方法?

      答:(1)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方法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2)作者以“战”比喻治国;以“弃甲曳兵而走”喻治国失败;以“或、百步而后止”喻邻国之君;以“五十步而后止”喻梁惠王;以“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笑邻国之君。

      (3)类比法。

      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推理方法?

      (3)这种推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1)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连锁推理。

      (3)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文章前后的承接关系,使文章新意层出,气势充沛。

      5、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问:(1)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2)从孟子提出的几项措施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政治思想?

      (3)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句式?

      答:(1)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可看出他的民本思想、重视后天教化、重视发展生产的思想等。

      (3)归纳法。

      (4)排比句式。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问:(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请找出这段文字中的喻体和被喻体。

      答:(1)对比。

      (2)反映了贫富悬殊、尖锐阶级对立的现实。同时也揭露了统治者不顾百姓的死活。

      (3)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被喻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7、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问:(1)在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引起河伯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河伯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答:(1)由沾沾自喜到自识其丑,“望洋兴叹”。

      (2)因为它离开了黄河狭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辽阔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4)望洋兴叹。

      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问:(1)这段话告诉我什么道理?

      (2)什么叫“曲士”?

      (3)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

      答:(1)人的认识要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2)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人物。

      (3)比喻和排比。

      9、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从这段文字来看,庄子的散文在运用比喻的时候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答:(1)说明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市十分有限的。

      (2)类比法和对比法。

      (3)排比句和反诘句。

      (4)连类而及,层次叠出。

      10、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傒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问:(1)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3)本段文字所列举的秦国四大君王用客成功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答:(1)“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

      (2)归纳法和对比法。

      (3)写秦穆公重在写他求士称霸;写秦孝公重在写他变法图强;写秦惠王重在写他四面扩张;写秦昭王生在写他打击豪门,加强中央集权。

      1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类比法和对比法。

      (4)比喻、排比、对偶。

      1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1)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比喻。

      1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将薪至于古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与势力,养其根而埃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铧,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问:(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2)这里的“根”和“膏”比喻什么?“实”和“光”又比喻什么?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除比喻外门这里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1)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取得成就。

      (2)前者比喻修养,后者比喻为成就。

      (3)类比。

      (4)对偶。

      14、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问:(1)“气”和“言”指的什么?

      (2)作者认为“气”和“言”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1)“气”指的是人类在精神的修养 “言”文章的语言。

      (2)气盛则言宜。

      (3)类比法。

      1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问:(1)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两个长句论证说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这2个长句构成何种关系?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语句是什么?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认证方法?

      答:(1)成败皆自于人。

      (2)前一个长句先赞其兴国之壮,后一个长句叹其亡国之衰。

      (3)对比。壮和衰。

      (4)例证法和对比法。

      16、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譬如并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手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仅此而已。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2)这段话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孔孟的话在文章中属于何种论据?

      答:(1)说明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无毅力。

      (2)引证法,类比法,对比法。

      (3)理论论据。

      17、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因此我们在目前,还可以亲见各式各样的宴席,有烧烤,有便饭,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饭,路旁也有残羹,野上也有饿殍;有吃烧烤的身价不资的阔人,也有饿的垂死的。所谓中国的文明,其实不过是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宴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的宴席的厨房。

      问:(1)这段话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用最简单的话概括这个论点的实质。

      (2)这段话揭示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3)作者主要通过什么表现方法来揭示这一社会现实的?

      (4)本文议论中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

      答:(1)分为两个层次,以“所谓中国的文明者”之前为第一层,其余为第二层。第二层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人吃人”。

      (2)当时的中国的现实是民众生活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是一个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人吃人”社会。

      (3)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提示社会现实。

      (4)采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18、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人,不及太平人”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

      (1) 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落后心态?

      (2) 从这段话中透视到造成这种落后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3) 从这段话的精神出发,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

      (4) 鲁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意图是什么?

      答 (1)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专制暴力。

      (3)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人民“还不及牛马”的时代);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人民“已等于牛马了”的时代)。

      (4)“攻打病根”,“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19、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乘,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都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1)这段话证明了什么观点?

      (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是从什么方面展开分析论证的?

      答 (1)“气”是积极战斗的。

      (2)归纳法。

      (3)分析了“气”的概念及其演变。

      20、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问:(1)“气”与“节”的区别何在?

      (2)作者举出了哪些论据?属于哪种类别?

      (3)这段话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1)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宋朝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明初东林党攻击宦官。属于事实论据。

      (3)归纳法。

      2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榫,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

      问:(1)这段话可分为几层意思?它们的关系如何?

      (2)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3)这段话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答:(1)两层意思。一层论气是动的,变化的,另一层论节是静的,不变的;两层的意思构成对比关系。

      (2)气是动的,变化的;节是静的,不变的。

      (3)对比法,例证法。

      22、 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消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

      问:(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论点。

      (2)作者以“用兵致胜”的要诀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3)文中所引的两句诗属于何种论据材料?这两句话的内容与论点构成怎样的关系?

      (4)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认证方法?

      答:(1)选择材料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

      (2)说明了选择材料所要遵循的原则。

      (3)以名人名言作诊所。其内容与论点构成比喻关系。

      (4)类比法、引证法和对比法(切中要害与不能切中要害的对比)。

      2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 安排文章材料, 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自能整一。“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主旨是着重点,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其余所有的意思都附在周围,渐远渐淡。

      问:(1)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这段文字的谁有什么特点?

      (3)这里运用哪几个比喻?

      答:(1)写文章要围绕主旨安排材料,做到轻重分明。

      (2)层层深入。

      (3)用了三个比喻:一是用纲与目的关系作比喻;二是用北斗星与群星的关系作比喻;三是用照相的聚焦作比喻。

      2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从上面的话看来,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所以我们只略谈原理,不像一般文法修辞书籍,在义法上多加剖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知道文章作法,不一定就做出好文章。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于整齐,整齐易说,变化则全靠心灵的妙运,这是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了。

      问:(1)这段话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作者引用“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说明了什么问题?

      (3)“艺术的基本原则是寓变化与整齐”这句话是如何说明论点的?

      答:(1)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说明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理”可教,而“法”却靠个人的巧妙运用。

      (3)在这句话中,“整齐”指的是“理”:“变化”指的是“法”。在整齐中求变化;就是说在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这就时一步阐明了“文章有一定的理,没有一定的法。”

      25、分析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问:(1)请分析“尝”、“吞下”、“咀嚼”、“消化”几个动词的实际含义?

      (2)请说明这段话的修辞效果。

      答:(1)“尝”是指选读其中的一部分:“吞下”是指全读、但不必细心地读:“咀嚼消化”则不但要全读、勤读、而且要精读、细读。

      26、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么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么他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有知。

      问:(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1)治学的方法应当把阅读与会谈、笔记相结合。

      (2)这篇文章的语言洗练精当,多蒸警句格言。

      27、分析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史鉴使人明知,诗歌使人巧慧,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问:(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它与治学方法有何关系?

      (2)这段话采用了哪种认证方法?

      (3)这段文字采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答:(1)学问变化气质。他说明要把治学与弥补自己的精神缺陷相结合。

      (2)归纳法。

      (3)排比。

      28、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既而大叔西鄙北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於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问:(1)概括共叔的性格特征和野心?

      (2)郑庄公隐藏着怎样的用心?

      (3)概括郑庄公的性格特征?

      (4)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是什么?

      答:(1)这段文字提示了共叔段贪得无厌、愚蠢狂妄的性格特征。其野心是不断扩大势力范围、与郑庄公分庭抗礼,以至篡夺王位。

      (2)从本段可看出郑庄公是个工于心计、胸有城府的人。其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其最终走上叛逆,然后一举除之,永绝后患。

      (3)工于心计、胸有城府、阴险狠毒是郑庄公的性格特点。

      (4)中心人物是郑庄公。刻画这一人物形象作者一是采用对话的方式,二是采用烘托的手法。通过郑庄公的几句话:“无庸,将自及”、“不义不昵,厚将崩”,就提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姑息养奸,狠毒阴险。共叔段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衬托了庄公的胸有城府、险恶狠毒。而子封的急躁耿直、为国事忧虑则烘托出郑庄公的老奸巨猾。

      29、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问:(1)本段在全篇的情节结构上属于哪一部分?起什么作用?

      (2)本段采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提示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

      (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征。

      答:(1)属于“尾声”部分。本段是对该事件的一种补充,其作用是:一是使故事更加完整;二是揭露了郑庄公的虚伪;三是宣扬了孝道,这也是作者所要宣扬的道德观念。

      (2)本段主要采用了细节描写和烘托手法刻画郑庄公形象。作者通过答颍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写尽了颍考叔的“纯孝”,这样就反衬郑庄公的不孝。又通过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郑庄公的虚伪。

      (3)颍考叔的性格特征是机敏聪慧,循循善诱。作者主要通过他“食舍肉”这一细节加以表现。

      30、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问:(1)冯谖弹铗而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是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2)这段文字对冯谖采用哪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

      答:(1)表现其装愚守拙,巧于试探。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方法。

      (2)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3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问:(1)冯谖“义”的目的是什么?

      (2)文中对话,反映出两个人物各自怎样的性格?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1)求得百姓的拥护,巩固孟尝君在薛地的地位。客观上减轻了百姓负担。

      (2)冯谖深谋远虑,做事果断;孟尝君胸无远见,贪图眼前小利。

      (3)表现了社会的贫富悬殊、不平等。权贵们聚敛财富,生活奢侈,百姓们遭受各种盘剥。

      32、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问:(1)本段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修改特点?

      (2)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凸现李广这一个性特点?

      (3)为什么说这里采用的是递进式的对比方法?

      (4)这里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李广?

      答:(1)本段表现了李广善骑射的特点。

      (2)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用李广的射技与匈奴射雕者的射技作对比,。凸现李广善骑射的特点。

      (3)因为作者先写射雕者的射技远远超过中贵人及其随从,然后再写李广的射技又远远超过了射雕者,逐层对比,层比层进,所以采用的是递进式的排比方法。

      (4)本段采用行为描写方法来刻画李广的形象。

      33、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他日射之,终不能入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常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

      问:(1)本段文字中哪些语句属细节描写?

      (2)李广射箭“中石没镞”表现了什么?

      (3)从本细节中可看出李广怎样的个性特征?

      (4)“虎腾伤广,广亦射杀之”表现了李广具有怎样的性格?

      答:(1)细节描写的语句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2)李广射箭“中石没镞”表现了李广臂力强劲非凡。

      (3)从这一细节中可看出李广善骑射的个性特征。

      (4)表现了李广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气概和最终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本色。

      34、 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问:(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细节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2)这两个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点?

      (3)在这段文字中哪些地方采用了侧面烘托?

      答:(1)拔刀断指和射塔明志。

      (2)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3)一是以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来反衬南霁云的凛然正气;二是以“一座大惊”来烘托南霁云举动的壮烈;三是以五十年后“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来烘托南霁云事迹影响的深远。

      35、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问:(1)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2)“云未应”是什么原因?

      (3)描写南霁云对刻画张巡形象起什么作用?

      答:(1)视死如归,坚贞不屈。

      (2)想要诈降以伺机复仇。

      (3)起映衬作用。

      36、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 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帖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问:(1)从内容上看,这段描写与睢阳保卫战无关,是否多余?为什么?

      (2)这段文字表现了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答:(1)并不多余,它使张巡的英雄形象更为丰满。

      (2)博闻强记,记忆力超群。

      (3)肖像、对话和细节描写。

      37、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阴阳如平常。

      问:(1)这段话表现张巡怎样的性格特征?

      (2)对张巡的刻画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中侧面烘托表现在哪里?

      答:(1)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2)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

      (3)以“众泣不能仰视”来烘托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38、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问:(1)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什么?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和“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各从什么角度描写郭橐驼的种树特长?

      (3)“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是用什么方法来称赞郭橐驼的?

      (4)这段文字在整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答:(1)概写郭橐驼的种树特长。

      (2)侧面、正面。

      (3)对比。

      (4)引出下文对种树之道的议论,以阐发文章的主旨。

      39、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2)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在郭橐驼种树的经验中,这个原理又体现为哪两个方面?

      (4)结合全文看,作者强调的是哪一方面?

      答:(1)第一句话为第一层,总述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第二层至“其性得矣”民,说明郭橐驼种树的具体经验。其余为第三层,由此所得出的结论。

      (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4)其置也若弃。

      40、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1)这段文字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自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

      (2)作者详写了哪种他植者?

      (3)为什么要详写这种他植者?

      答:(1)过于马虎的和过于殷勤的。前都没有做到“其莳也若子”,后者没有做到“其置也若弃”。

      (2)过于殷勤的他植者。

      (3)为下文揭露“好烦其令”的长人者预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