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2013年辅导员招聘笔试今将举行。记者获悉,此次扬州大学招聘20名辅导员,却有1332人报名参加,其中有10多名博士生,而大部分硕士生都来自著名的“985”高校,如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据了解,大学辅导员工资并不高,且工作琐碎繁杂。不少网友质疑:高学历毕业生报名做辅导员,是浪费人才还是培养精英?1000多名硕士、博士竞相应聘的背后,是否说明了硕士生就业率降低的事实?
现象
1332位博士硕士
“抢”20个大学辅导员
记者了解到,此次扬州大学招聘辅导员,其中有一些硬性条件:必须是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研究生毕业且获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是中共党员;曾担任主要学生干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述能力;曾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或奖学金;应聘人员为1985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
扬州大学人事科科长王桂林告诉记者,即使有这么多条件限制,在招聘信息发出短短一周,学校就收到符合条件的简历近200多份,现在报名人数已达到1332人,呈现出人数多、名校多、学历高的特点。记者搜索了招聘信息,发现其中大部分应聘者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985”高校。
“2012年3月,我们进行了一次辅导员招聘,由于招聘时间较迟,将近400人参加应聘,其中包含12个博士生。”王桂林告诉记者,此次报名应聘者中,除了有来自复旦、人大、北师大、同济、南大等名牌大学的硕士,也有10多位高学历的名校博士生,从应聘信息来看,大部分应聘者学术成绩良好、综合素质较高,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专业人才外,还有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也前来应聘。
探因
辅导员有编制、上升空间大
大学生以此作为高升跳板
为何大学辅导员这么受欢迎?记者昨采访了不少前来咨询招聘事宜的学生。
一位来自南大的硕士研究生张敏(化名)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学的是金融专业,还曾留过学,专业有点不太对口,但辅导员这个岗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如能通过专业课进修向专业课老师转型,加上自己的留学背景,将来在学校对外交流上会有优势。”
而来自四川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小杨则告诉记者,他选择来扬州大学考辅导员,很大一个原因是辅导员有事业编制,虽说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这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有吸引力,“并不是每所高校的辅导员都有编制,但扬大辅导员却有,这是吸引很多人来报名的原因吧。”
王桂林解释,大学学术氛围强,对于一些想继续深造,做学术型的高材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是一些博士生报考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原因。“辅导员这个岗位的确有较大成长空间,到一定年龄后,要么就是继续往上升职为行政人员,要么就是往学术性转型。”
名校博士生当辅导员
浪费人才还是培养精英?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现在不少高校都对辅导员学历作出了要求。此前,华中师大公布今年辅导员招聘公告,学历要求“原则上为全日制博士学历”;而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的招聘中,也引来了不少“博士生辅导员”报名。
不少网友质疑:“一个博士生多年所积累的学术研究方向,担任辅导员后可能被行政事务性工作荒废。”甚至有网友断言,博士生未必能做好辅导员工作。
对此,王桂林认为,长期以来,大家都以学生“保姆”的要求来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而实际上辅导员更大层面上是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校招聘优质辅导员,是要建立一批职业化的辅导员团队,来提升辅导员的整体素质。”王桂林强调,招来的辅导员,其实是有着双重身份,除了负责学生工作外,他们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一般学校会根据他们的学科背景,将他们调配到对口院系,让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人生发展,提供专业性指导。
山东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宋茜(化名),已在扬大某学院担任了两年的辅导员。她认为,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高学历辅导员生活阅历更丰富,指导更有专业性,“经常就有学生询问我,要不要考研,要不要继续深造,作为过来人,我们也更有发言权。”
【本报连线】
多学三年仍难就业
考研为何依旧火热?
近几年来,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持续升温的“考研热”。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深层次原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除了部分学生将考研作为“就业出口”、部分用人单位看重应聘者的学位外,一些二本、三本高校以考研为目的培养学生,将大学扭曲成了“考研基地”,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熊丙奇认为,要使考研热回归理性,首先需要研究生教育回归理性,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尤其是研究生招考制度。“当前,我国不少高校把举办硕士点、博士点和招收大规模的研究生作为学校上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此,根本不顾及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而一味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这种办学导向为考研热火上浇油。”
扬州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杨桂元认为,研究生的报考“热”和就业“冷”,也反映了报考者存在着考研“好就业”的心理,“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提出‘本科以上’的学历要求,并不真的意味着研究生应聘就比本科生更有优势,用人单位更注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和对岗位的适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