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英语类 >

    浅谈小说《白孔雀》中的婚姻观(二)

        毋庸置疑,“人类性爱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动物性的性欲基础上,加进了人类的感情。因而,人类性爱不仅仅是纯生物、本能的性欲表现,而且是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它是人类生理与心理、性欲与精神渴求的一种有机的结合。”这种“生理与心理、性欲与精神渴求”有机结合的性爱是婚姻的基础,也是判断婚姻幸福与否的准绳。

        在《白孔雀》中,劳伦斯不仅否定了以“门当户对”为基础的传统婚姻观,也否定了没有精神需求、灵肉分离凑合过的婚姻观。这不仅体现在莱蒂与莱斯利的婚姻中,也体现在乔治与梅格的婚姻中。婚后的莱蒂之所以痛苦,除了与她自身的错误选择有关外,也与她的丈夫莱斯利缺乏精神需求有关。小说中的莱斯利是一架虚情假意的文明机器。他整天忙于做生意和社会活动,对妻子的精神需求毫不关心。“他如果没有时间,也就舒舒服服地把她给忘记了”。对他来说,妻子只不过是一件可以为他争得面子、增加家庭财产总量的高级摆设而已。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罗素在谈及“有文化的男女从婚姻中得到幸福”的可能性时提出了“双方必须有绝对平等的感觉;对于相互间的自由不能有任何干涉;身体和肉体必须亲密无间;对于各种价值标准必须有某种相似之处”这样几个必须满足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在莱蒂与莱斯利的婚姻关系里似乎一条也不具备。因此,莱蒂觉得生活空虚、精神痛苦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应该说,莱蒂婚姻的不幸完全是她受传统的“门当户对”婚姻观的影响而未能做出的正确的选择造成的。她的不幸在某种意义上颇有些自作自受的意味。然而,在乔治与梅格的婚姻关系中,乔治的痛苦和不幸则首先要归咎于莱蒂对他的抛弃从而使他对爱情和生活失望。在小说中,婚前的乔治,从小就生活在内瑟梅尔河谷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是一个未受机械文明污染、浑身透着土气、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年农民。

        他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却“资质聪颖”,又“渴慕文明”。他的朋友、莱蒂的哥哥西里尔充当了他的启蒙老师,教给他“化学、植物学和心理学”,还有诗歌、哲学以及“关于生活,关于性,关于生命的起源”,甚至还有很新潮的叔本华、威廉·詹姆斯等等各种知识。

        而莱蒂更是从爱欲中唤醒了他蛰伏的生命力,让他体验到爱情的甜蜜。可是,就在他对莱蒂倾以全部身之时,莱蒂却抛弃了他而嫁给了莱斯利。这无疑给了乔治以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打击。失恋后的乔治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整天借酒浇愁。他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便在喝得醉醺醺的时候向表妹梅格求婚,希望通过婚姻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然而事与愿违。婚后的乔治,非但未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反而走上了绝路。虽然他的妻子梅格单纯而又不乏温柔,却不能满足他的精神渴求,更不能弥合他失去莱蒂的伤痛。虽然他和梅格的婚姻关系凑和地延续了多年,并生儿育女,但他的痛苦却丝毫未能减轻。他感到失落,“似乎失去了平衡”而无法完善自我,只能过着“毫无目的的可怕的生活”。在婚姻生活和文明社会中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乔治,由于酗酒过度,最后患了震颤性谵忘症和肝硬化,30来岁的人就已成为一具行将就木的活死尸。

        不可否认,乔治是传统婚姻观的受害者。通过乔治的不幸遭遇,劳伦斯否定了这种不讲人性的传统婚姻观。这是他对资本主义伪善文明压制人性、破坏人的自然情感和身心自由发展的罪恶的有力控诉,体现了他后来创作的基本主题和批判精神。然而,乔治的痛苦和不幸与他被莱蒂抛弃后,缺乏正确的婚姻观的指导,不能正确应对而草率行事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小说中,失恋后的乔治整El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借酒浇愁,无法调整心态。为了解脱痛苦,他在喝醉酒的时候向表妹梅格求婚,以期用与人结婚的方式来忘记莱蒂。然而,这种对待婚姻的不负责任的态度,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他想通过婚姻摆脱痛苦的初衷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婚后的乔治精神上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活着没有目的,生活没有希望。这种没有爱情的可怕婚姻,使他很快未老先衰,步入风烛残年了。可见,劳伦斯对乔治这样不是源于本能的“血的呼唤”,而是为了解脱痛苦就随便找一个人结婚的婚姻态度也是否定的。这既是乔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妻子梅格的不负责任,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无辜的梅格。在劳伦斯看来,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会给当事人带来幸福,反而会使当事人陷入更加痛苦的泥淖乃至毁灭其生命力。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改变而任其蔓延,英国乃至整个人类就没有希望了。因此,劳伦斯大声疾呼,“我只能写我感受最强烈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来说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旧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当今问题的所在。”建立这种新型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基础,就是男女双方基于“血的呼唤”、灵肉和谐的情感。这无疑体现了劳伦斯对传统婚姻观的质疑和否定,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婚姻关系的向往,也从一个独特的层面,显示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那种忧国忧民的意识。

        劳伦斯把调整男女两性关系作为拯救人类、拯救英国和世界的基本主张。他的一生都在为建立新型的男女两性关系而努力。他认为:“男人和女之间新型的关系应是温柔、敏感的关系,而不是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的关系。”若想要生活变得可以令人忍受,就得让灵与肉和谐,就得让灵与肉自然平衡、相互自然地尊重才行。” “我确信,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靡不振中挣脱出来。”男人与女人,大致来说,是爱(精神)与法(肉体)的体现。他们是互补的两个成分……我们所需要的是二者完美的结合。

        这种结合是圣灵的法则,是完美无缺婚姻的法则。”爱必须是二位一体,始终是二位一体——在同一份爱中既有甜美的心神交融又有激烈、自豪的肉体满足。这样我们就升华为一朵玫瑰。”这些观点无疑是劳伦斯婚姻观的集中体现。他还进一步表白:“我的伟大宗教就是相信血和肉比智力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