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管理类 >

    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四)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民俗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民族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来负面影响,诸如旅游资源退化、民族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习俗及其生活方式受到冲击等。

       

        [3]如何避免这种负面影响?最根本的是在开发规划和经营管理时,充分重视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使其能够长期保持独特性,本真性和持久性,以保证当地民族民俗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开发规划时应注意保持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的本真性

        要将民俗文化资源改造成旅游产品,必将有一个包装和商品化过程。当地政府和开发者往往考虑到当地老、少、边、穷的实际,抱着短期急功近利的思想,仅考虑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商品的吸引力、可展示性和可接受性,而忽视了它的本真性。比如独具土家特色的民俗哭嫁,是土家姑娘出嫁时伤别离,惧未来有感而发的哭唱歌谣,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要开始哭,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它现在也应游人之邀,可即兴表演,而不必等到结婚嫁娶之时。这种展现人伦真情的哭唱歌谣,已变成了旅游需求驱使下专事展演的“虚假民俗”。不知游客看过这种移花接木式的“文化盆景”后,对土家族哭嫁婚俗能了解多少。开发者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仅将“民族”看成一种可供利用的市场资源。为了强化旅游的“民族” 身份,他们常将民俗事项简化为更易把握和利用的形式,使旅游者在目不暇接的观赏活动和趣味盎然的参与活动中,满足了其领略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的需要。但这种简化和省略使民俗事项变成了游客眼中“奇风异俗”式的被动观赏物,失去了它的生活本真性。对那些把真实性作为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来说,降低了他们的旅游满意度。[4]因此,如何在开发当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时,兼顾民俗事项的本真性,是发展当地民族民俗游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重大问题。

       

        (二)降低异地副文化的负面影响和冲击

        过去,渝东南地区特别是其中一些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甚少。因此,一些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留下来,成为民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亮点。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涌入,外来的异质文化、思想和生活习俗必将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引起当地民俗的冲淡、形式化甚至消失。如渝东南土家族传统民族服饰同化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证。过去土家男女一年四季都戴头巾,男穿对胸衣,双排至十一扣,俗称蜈蚣扣,袖口、领口及裤管末端加花边;女人则右开襟,袖大而短,饰花边,挂银铜佩饰,俗称“满襟”,有满清遗风;男鞋多为青蓝布,女人穿绣花鞋。目前,随着渝东南地区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流,就连最偏僻的土家山寨,也难得一见身着传统服饰的土家人了。更严重的是外来旅游者的思想文化给旅游地社区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如社区居民通过对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厌倦,故而先是盲目仿效,而后发展到有意识地追求,最后甚至导致出现不良社会现象和犯罪行为,影响了旅游地的社会秩序,破坏了旅游地本土文化的纯朴性,对当地民俗文化产生严重污染。这种带根本性的外来文化威胁是我们在进行民族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

       

        当前,渝东南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民族民俗游,是切合当地实际,富有特色,可操作性强的旅游产品。对渝东南这“一翼”脱贫致富,实现小康,达到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现实意义。但民族旅游是脆弱的,在本质上具有自我毁灭性。[5]因此,在开发民族民俗游时,应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视野下兼顾当地开发和保护的问题,在保持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独特性、本真性及持续性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重庆市委研究室.重庆市情[Z].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183-192. 

        [2] 杨兆萍,李晓彦.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J].干旱区地理,2001(4).

        [3] 简王华.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化旅游开发[J].干旱区地理,2003(3).

        [4] 吴密虎,余青.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0(4).

        [5] 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1: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