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文中心 > 工学类 >

    浅谈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经营绩效的对策(上)

        企业经营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_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而施工企业经营绩效受周家经济形势、行业特性、竞争环境等影响,并受工程项目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制约,本文针对施工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基本对策加以论述。

        一、公路施工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环境影响的宏观因素

        1.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基础设施建没领域投资力度直接影响建筑施工行业的行业景气度,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导向对建筑施工行业具有直接影响。2006-2008年,国家针埘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而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建筑施1二企业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导向最为直接的行业,使得作为建筑施工市场供给方的如房地产业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受到抑制。

        2.物价上涨因素。自2006-2008年,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呈快速上涨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数据,2006年国内建房及装修材料居民消费价格类指数比2005年同比提高了3.9%,水电燃料指数同比提高了5.9%;2008年1月,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1%,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5%。“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73%、10.0%和10.9%,原煤出厂价格上涨14.9%。钢材涨幅更大:普通中型钢材上涨28.6%,普通小型钢材上涨26.7%,线材上涨25.0%;而2008年全年,建筑材料价格上涨6.7%,包含柴油在内的燃料价格指数则上涨高达22.3%。作为以工程项目为经营对象的施工企业,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到工程总投资的60%以上,而钢材、水泥、油料、地材等主要材料费用又占到总材料费用的85%左右。近几年来的物价上涨因素,对施工企、也的盈亏点起着关键性的影响,而施工企业与项目业主签订合同时,工程量清单的材料单价一般是参照此前颁布的国家工程造价定额标准进行计算。在合同款中,也常常不包含甚至故意避开或剔除因建筑材料上涨因素造成的索赔要求。

        3.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2001-2006年,我国经济基本上经历过紧缩一恢复一较快发展的一个过程,2003年9月后开始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2003-2006年提高存款利率二次、贷款利率三次、准备金率五次;2007年,国家为抑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先后六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到2007年底,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到7.47%。作为高负债率的建筑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而必须提交的投标保证金、低价中标风险保证金、履约保证金、民工工资保证金、安保防范投入保证金等信用担保资金,大多需要施工企业采取自行集资或银行融资的办法来解决,银行的高贷款利率不仅直接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融资成本,加剧了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也大大压缩了建筑施丁企业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汇率政策的改革、人民币升值.也给建筑施工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带来了以美元计价的工程项目的外汇损失。

        4.国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成本的投入增加压力。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监督检查和强制要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工作的更加重视,国家《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出台,对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建筑业投入成本增加的强制性要求,由于在国家政策出台前的工程招投标文件中,并没有明确这些因成本增加而需额外列支的资金项目,短期内必然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的压力。

        5.行业过度竞争的风险。据统计,2006年,全国建筑施工企业行业人均产值为14.44万元,企业平均产值为6910万元,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2.87%,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2.15%,而在此前的200(/--2002年,净利率依次为2.68%、1.39%和1.67%,长期徘徊在低水平阶段,在第二产业中排名仅为倒数第l一。其次,从企业数量上看,到2007年底,全国建筑业企业为59256个,比2002年统计的65611家减少近10%;同时,建筑业国有企业数量由2006年的8143个减少到7855个,同比下降3.5%,下降速度快于全国建筑业企业减少的速度。此外,施工企业类别中,施工总承包类企业、专业承包类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明显呈倒金字塔型,劳务分包企业极不发育。同时,由于国家建筑业管理体制尚处转轨阶段,计划经济形成的规划、设计、勘察、招投标、咨询服务、施工、监理、监督验收的条块管理模式仍没有打破,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范同还局限在施工领域,生存发展空间有限。

        (二)企业内部风险因素

        1.抢占市场份额的低价策略和违法操作风险。在僧多粥少的工程招投标市场,随着地域和行业堡垒的逐步打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一体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工程承揽难度进一步增大。为了争取市场机会,在工程招标资格预审阶段,企业不管投资多少、规模大小、施丁难易、利润肥瘦,到处撒网、四面出击,不顾企业市场开发费用的承受能力,而进入工程招标报价阶段,为了最大限度争取中标几率,则采取低于成本价竞标,以亏损或严重亏损来换取巾标几率。在施工工程招投标市场,低于业主成本标底或成本价20%~40%、甚至50%的并不鲜见;或不惜采取违法手段,采取串标同标,与业主通过内幕交易,达成私下协议,内定中标单位;或向招标人或评委会成员行贿等方式换取中标权,使工程项目和施工企业承受后期履约金风险和法律风险。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或项目业主出于政绩表现需要,在项目资金筹措不到位、报建手续不齐全,指令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或搞“边设计、边报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一些施工企业为生存需要不得不听命于行政干预,仓促上马。

        2.财务风险。长期以来,建筑施工行业具有“高竞争性、高劳动强度、高负债率、高企业负担、低利润率、低技术水平、低资本含量、低劳动收入水平”的“四高四低”特征,资金紧缺一直是困扰施工企业良性持续发展。在一些大型施工企业,企业法人与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争夺项目资金使用权,而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或项目部资金链紧张时,又要求企业法人为之贷款以解决无米下锅之忧。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业市场在属于卖方市场,施工企业弱势地位十分明最。工程完工后,业主工程结算手续的繁复以及设置的重重障碍,使施工工程款拖欠现象十分严重,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指标居高不下。据2006年中施企协统计,建筑施工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64.92%,债务负担沉重,自有资金短缺,目前已经成为困扰制约建筑施工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3.资源缺失风险。(1)人力资源流失风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人才交流市场的逐步发展,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内经过多年工程实践考验并已成为企业核心骨干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大量流失。核心员工的离职,不仅可能会带动一批人离出,而且也带走了企业的人脉资源、企业专利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2)技术装备投入风险。建筑施工企业持续低位运行的低利润率和高资产负债率,直接影响了施工企业的企业改造和技术进步,导致企业设备史新速度减慢,技术装备率水平下降。而当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或拓展业务范围,花费巨资购买盾构机、架桥机、路面摊铺设备,但由于缺乏相关业绩履历就很难进人新业务领域造成设备闲置,则不仅要承担资产折旧费用,有时还会承担银行的高额利息,造成两头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