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网络教育 >

    开启网络学习世界的十把金钥匙

       《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美]柯蒂斯·J·邦克著,焦建利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不知不觉,互联网已经以绝对的强势力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海洋,人们有太多的惊喜继而带来更多的好奇与渴望。然而,过多的信息反而令人无从选择,欲求不得的焦虑冷却了最初的热情。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片浩瀚的世界,进而征服这世界。于是,大量关于互联网的图书、著作就此接踵而至。如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以生动的故事、经济学的术语概念,描绘了全球化这种体系,讲述了世界变平的过程,并指出全球化不只是一种现象,不只是一时风尚,也不只是一种短暂的趋势。

      然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愿意从这些书中获取网络时代教育教学的智慧与灵感,可从阅读这些书的跌荡心潮中回复后,笔者却依然心存疑惑。

      欣喜的是,有一本更具教育性和指导性的书《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终于翩然而至,为我们带来了开启网络学习世界的十把金钥匙。如果说,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为我们描述了经济领域的扁平世界,那么,柯蒂斯·J·邦克的这部《世界是开放的》便可看作是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的教育阐释。

      《世界是开放的》一书阐述的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对于教育而言,这本书强调的是个人学习技术,无需上升到教育管理层面,于是少了许多束缚,许多牵绊。它完全顺应了个人的学习需求,提供的是个人在满足学习动机时需要的技术与资源。在译后记中,译者焦建利教授对本书作了精辟的归纳:“作者柯蒂斯·邦克采用了类似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的框架结构,用大量鲜活、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真实的案例,为人们展现了当前用网络技术变革教育的十把金钥匙。书中的每一个故事和案例不仅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同时也具有实用性,它们能够为读者提供开启他们自己的学习世界的许多方法。全书写作风格诙谐幽默,读来妙趣横生,发人深思。”

      作者邦克从一名精于技术的教育家的视角出发,传递了一个核心理念:今天,任何人能够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任何东西。乍看,这种理念似乎过于浮夸与狂妄,然而,在阅读本书之后,却不得不令人信服。这本书抓住了十大改变全球学习方式的关键技术,并将它们作为开启网络学习世界的十把金钥匙。原著以一种毫不掩饰的后现代意识流的写作风格,描绘了十把金钥匙如何通过个人学习之旅,改变了学习者,并变革着整个世界。这十把金钥匙同时也正是原书的脉络所在,它们包括:电子图书世界中的网络搜索;数字化学习与混合学习;开放源代码与免费软件的可用性;起杠杆作用资源和开放式课件;学习对象库与门户网站;开放信息社群中学习者的参与;电子协作;替代现实学习;实时可移动性与便携性;个性化学习网络。有趣的是,这十把金钥匙的英文首字母,恰好构成了“我们—所有人—学习”(WE ALL LEARN)这个核心理念。

      在技术类书籍中,很少有这样一本书,能让人有如此愉悦而激动的感受。在阅读过程中,笔者总是能体验一次次的惊喜,仿佛在互联网世界的探索中,随着一个个明亮清晰的灯塔指引,拿到一个又一个的利器,渐渐拨开迷雾,信心百倍地开启浩瀚的信息海洋之旅,去探寻取之不竭的宝物。阅读的过程既是困难又是容易的:一方面,由于文中提及了大量的资源和方法,细读的过程自然拖慢了发现之旅;而另一方面,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鲜活案例和故事去帮助人们理解WEB2.0及新的媒体技术,使阅读的过程充满了乐趣。重要的是,作为学习者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身份,笔者同时收获了如何学习与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指导学习的双重惊喜。如果能将这些资源、技术和方法好好地领悟实施,我们就能够突破许许多多的障碍。

      除了阐述这十把金钥匙的用法与妙处,作者还对学习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作出了15个预测,“对学习技术这些预测不仅预示了包括搜索速度更快、更便捷地接入网络、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高质量的视频和更有效的语言翻译之类的许多技术的改进,而且对学习技术的会聚究竟会给人们带来些什么进行了分析”。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开放教育世界中的12个致命问题,“竞争不断加剧、网络接入的普及、网络课程与资源的质量、网上剽窃、版权问题、世界信息被负面使用、复制粘贴之类的懒惰学习者的滋生、英语沙文主义、特殊需求人群的上网、教师培训、数字原住民的信息素养、技术应用的目的性等”。他认为,如果不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任何促进更加开放教育世界的活动都将戛然而止。他提出的12个问题,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信息化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可以说是极为及时的警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