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大专 >

    大专-续本-初级-中级,十年路

      又一个考试年过去了。我们是不是从一个会计员马上就要变成助理会计师了?或者是从助理会计师就要变成会计师了?写下我们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们的成长历程!

      2003年在专科晃荡了3年的我毕业了,虽然学历不高但凭着较好的自我推荐本事和做学生时取得的小小成绩,我顺利的被一家比较大的国企录取了,干起了自己的本专业——会计。

      进入国企身边满是本科生的环境让我知道大专文凭如废纸一张,经过全国成人高考我开始了3年的在职续本之路,2006年我又毕业了。这时身边的本科生都已经是初级职称了,我所在的国企所有本科生1年后自动转初级职称,当然只有本行业内认可,走上社会就不行了,这又让我落后了一步。2007年我通过自学参加了全国的会计初级职称考试,顺利通过考试,我也是初级职称了,而且是国家承认的,自己感觉比那些自动转的要有含金量,但是初级职称真的太低了。2009年我正式开始了会计中级职称的考试之路,初次备考就感觉比初级要高一个很大的台阶,不认真学习根本不可能通过考试。2009年财务管理考试通过,当时的我信心满满誓要在2010年通过剩下的两科,谁知2010年考试时刚刚怀孕的我反应剧烈,最后会计实务通过,经济法58分。2分之差让我的心情跌到谷底,随后的生子照顾孩子,我彻底放弃了2011年的考试。2011年底回到工作岗位的我发现财务部来了2名新来的大学生,都是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这让我再次体会到了危机感,虽然在国企要熬年头但我并不甘于一辈子平平庸庸,总不能干了一生只是个初级,2012年我再次出发会计中级之路。

      这次我总结了以前的失败原因,报名了网校在老师的指引下开始认真系统的学习。对于财务管理我和很多人一样非常惧怕,超多的公式背熟很不容易而且要在综合题中熟练运用,一开始我感觉书上的例题太简单了,总是觉得怎么一做练习就这么难,其实是我对自己太自信了,真正合上书自己把例题做一遍还真是有不少错误和纰漏,有的即使做出来了也是因为看了好几遍只是把答案背下来了,懂的并不是特别的透彻。其实教材上的例题是最基础的,也是解决一切难题的大纲,我大概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把书上的例题弄明白,再回来看练习册上的题感觉不是那么的难,而且做题的时候不要只专注于这一道题,稍微扩展一下知识点,这就好像雨点落在水面然后扩散,虽然只是一部分习题,但是稍微扩展就能收到满盘覆盖的效果。再有就是思考下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出这道题是在考你什么,我想如果能站在出题人的角度考虑,就能无坚不克了!当然练习册上的肯定有扩展,这就是我上面说的,在做题的时候要适当扩展和联系,例题只是把基础考点加以举例,但有的文字叙述没有出现在例题里,这就是练习册上的习题所呈现给我们的,大家认为难的原因。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我也有自己的小办法,看到一道一时没有思路的综合题我就先把能想到的相关公式写下来,然后对照公式再读题,给自己一个提示,很多时候思路自然就来了。

      会计实务是我学的最放松的一门课,甚至有享受的感觉,在单位我一个人负责一个分公司的所有账目,中级会计实务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只有几章是我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到的,只要把精力多放在这几章上应该没问题。2012年我在放弃经济法的前提下拿下了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为2013年的考试减轻了负担。

      2013年我孤注一掷全力备考经济法,公公婆婆很了解我的心情,全力承担了孩子的照顾工作,真的非常感谢他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我在考前半年就开始了学习,每天晚上7点到11点我一定在学习,除了必须的应酬和聚会我几乎不浪费每一天,周末2天是孩子的,我要好好和他在一起。重点的知识和老师提示我都写成小条贴在书上,并且在一个本子上做笔记,到十一的时候我的书和笔记本已经变的厚厚的两大本。十一之后我开始了把书读薄的过程,一遍一遍的看教材把已经掌握的小纸条撕下去,在考前10天书上一张纸条都没有了,笔记本也变成了一张A4纸。在最后10天我完成了东奥的最后6套模拟题并又温习了一遍教材,然后就是信心满满的走进考场。现在想想我的经济法教材应该看了有10遍,虽然成绩还没有公布,但我想黄天定不负有心人!

      2003年到2013年整整十年,也许有的人已经通过了注册会计师的考试,而我还为自己的中级沾沾自喜,但是,我想什么事都是要和自己比较,不要把目标订立的太高太远,相对于自己的努力有了进步就应该高兴,就应该给自己更多的自信。我相信像我这么笨的考生都能完成中级考试,大家都没有问题,只是是否真的付出。一次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放弃,也许有人想一个证有什么用,我想最主要的用处是给自己的青春和努力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