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湖北大学:我校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成

      日前,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批准北方工业大学综合工程训练中心等1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通知》,我校“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名列其中,成为我校第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旨在推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我校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凭借交叉学科综合优势,在原有的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上,紧抓“十二五”规划及省部共建的机遇,实现了学校首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突破。这标志着我校实验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将进一步助推学校本科实验教学发展。

      申报过程:漫长积累 基础扎实

      湖北大学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由化学化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联合申报,该中心的培育、成长、壮大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发展过程。

      1997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批准我校开办“化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试点班,使我校成为国内最早开展化学生物学复合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而将化学与生物学领域的知识结合授课,也成为我校化学与生物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交叉结合的初步尝试,为之后成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初期的“化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子,如2004级基地班学生王凤鹃顺利获得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百万入学奖学金。

      从2003年起,我校开始申报和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成立,2005年,两个中心分别获批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一系列省级精品课程,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4月份,学校整合现有化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以化学-生物学实验大楼为基地,共同组建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并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9月份,我校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在中心主任、申报工作主要负责人杨艳燕教授看来,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十分欣喜也十分来之不易”。在申报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学院和实验中心通力合作,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首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突破。

      突出优势:交叉学科 优化组合

      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其最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化学与生物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融合上。从学科建设看,作为我校两个传统优势学科,化学与生物学两个学科本身存在众多关联。如化学中不少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都需要运用生物学知识;而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也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必修课。

      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在课程教学上,双方的融合已成必然的趋势。经历了“化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试点班建设和化学、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实践后,我校对两个学科进行交叉学科组合,以优化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等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两院丰富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如“化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湖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等,都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也离不开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学团队。中心不断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使青年教师博士化,现今中心教师博士率高达76%,教师平均年龄仅为44岁;在积极倡导教师开展课程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中,教学理念和手段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以杨艳燕教授为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培养出杨之帆、张海谋等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为教学团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坚持将本科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是中心教学工作的一大特点。立足生科院和化学化工学院77间实验室和公共平台开展实验教学与研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心副主任何玉池教授认为“科研和教学紧密连接,相互促进”。

      中心展望:辐射全校 服务社会

      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将进一步有效整合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优质实践教育资源,覆盖本校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体育等文、理、工学科共24个专业,每年将为6000余名学生提供实验教学服务。资源环境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体育学院的运动体育与人体科学专业、楚才学院理科班等都在受益范围,可享受化学与生物学工程技术中心的实验资源。

      在实验教学方法上也将进一步多元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动态录像、仿真实验及实际操作演示等多种方式进行实验教学。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实验教学,以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与教授专家直接面对面交流,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应用的认识。

      深入广泛推行“课内与课外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从“要我做实验”的被动学习变为“我要做实验”的主动探索。中心将积极举办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和创新实验大赛,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提高实践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将实验项目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直接挂钩,推进“教学-科研-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学习的有效机制。实验中心立足本科教学长远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实践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在同类高校中实现广泛的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