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清华经管学院举行培养创新创业MBA人才

      怎样能培养出最具有创新的人才一直很多高校商学院的难点,所以各大高校一直都很关注在教育中的创新方法。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7月10日下午清华管院在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清华x-lab合作共建院系交流会。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高建教授、x-lab主任张帏教授、副主任Steven White、x-lab执行主任毛东辉、执行副主任黄瓅向来自材料学院、环境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美术学院、理学院等学院的10位负责合作共建的对接老师介绍了x-lab成立两个月来的进展情况,并就如何合作共建x-lab、合作共建的机制和内容确定等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x-lab平台的项目学生代表也参加了交流会,共同探讨如何在x-lab实现资源配置需求。

      清华x-lab是在 “促进管理学科与大学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战略指导下成立的,它是一个依托经管学院,面向清华所有院系学生、校友、教师的新型的创意创新创业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教育平台。x-lab自去年年底筹备到诞生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各院系的鼎力支持。4月25日,包括经管学院在内的十二个院系正式签署清华x-lab合作共建协议,在此之后,x-lab团队通过拜访、致电和其他各种渠道的沟通与合作共建院系保持联系,并陆续确定日常合作共建的对接人,因此,此次交流会实际上也是x-lab合作共建院系对接老师之间第一次正式的见面交流会。会议由x-lab执行副主任黄瓅主持。

      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高建教授向与会的教师介绍了x-lab成立的背景和初衷。在世界技术的创新、知识获取模式不断的推陈出新的形势下,全球的大学创新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学府,更需要超越学科和思想的界限,创新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如果在我们原来的教育模式下,每个院系能够提供的只是在各自原有知识架构下的教育,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各院系的优秀科技创目,通过x-lab平台,匹配了经管学院的资源后,就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意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教育的实现,需要很多院系一块来做才有可能做成。”目前这种模式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来讲,都是一种新型的探索。而清华大学在新百年培养人才方面探索这一新型模式,更需要全校院系合作共建。这也恰恰顺应了陈吉宁校长提出的下半年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面进行改革的要求,通过聚合的力量使清华大学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一种具备操作性的战略规划。

      清华x-lab按版块划分,可分为学习、网络、活动和培育四块,主要产品有活动、课程、实践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清华x-lab主任张帏教授介绍了x-lab的运营方式:以一年为单位规划,x-lab将计划举办50至100场各类大小的讲座、沙龙、论坛等活动,满足3000到5000名各院系学生参与创意创新创业的各种课程和训练需求,让100到200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具体的辅导。x-lab培育项目的进程概括起来大致为:提交、评估、培育直到实现成长。

      介绍x-lab建立共建委员会的必要性时,张帏教授认为:有些院系独立开发的科技创新项目,也许已经有一定的进展,但是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将科研产品转化为商品却往往没有概念。怎样使一个项目从一个挣点小钱转化成一个能够为社会服务的组织使命,还需要很多的过程和资源,这恰恰是x-lab的使命之一:x-lab针对各种类型的项目向其匹配相应的资源, 通过项目面谈,了解情况,对需要帮助的个体提供场地、导师、法律顾问、公司注册、团队招募、方案完善等帮助;而针对需要提供帮助的群体,x-lab将通过举办项目接待日、融资推介会、创业项目展、系列培训、沙龙、讲座、社区交流,协助媒体宣传,甚至还可以帮助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使得在比赛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天使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深入的了解这些项目,并将这些项目真正推向市场。因此,如何与相关院系开展特色的活动,是x-lab共建院系交流的任务。

      交流会现场还邀请了x-lab平台上的四个项目的开发团队代表参会发言。“幻腾智能家居系统”是一个由来自精密仪器系、经管学院、电子系、自动化系的四人核心成员开发的项目。这套系统从硬件、电路的PCB(音)设计、协议的设计,到外观、工业设计、模具生产,再到最后的销售完全是靠团队自己,因此该项目是一个典型的跨学科项目。项目核心成员,来自精密仪器系的王昊表示“第一批产品能够实现实质性销售,和跨学科的人才聚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清华校园,有x-lab这样的平台,会对学生创新创业起到连接人脉、对接资源的作用。

      来自建筑学院的袁大伟团队所开发的项目叫“AOD智能3D打印机”,最初他的项目前期团队搭建非常困难,只能通过QQ、论坛、或者熟识的发小来组建,但是大家的想法和目标很难统一。“后来通过x-lab,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并且很能干的外院系校友,但是在产品转移到工业化生产阶段和市场推广阶段的时候发现又遇到很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x-lab提供的帮助,首先是品牌上的:当项目进行市场化推广时,如果介绍自己是清华的团队、办公地点在清华时,‘清华’这两个字就为项目节省了不少成本。一个正常需要六七千的东西可以做到四千多没有问题。”袁大伟说的,实际上是x-lab在其创业过程中帮助项目团队解决的具体问题:团队组建和场地。

      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的杨术介绍了他们团队开发的“防猝死感知网络”项目,在x-lab举办的TOP10创新创业项目评选活动上,他们的项目跻身十强,并获得多位天使投资人的关注。“我们本身自身实力比较强,但是术业有专攻,一碰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说碰到法务问题、场地问题,还是需要寻求x-lab的帮助。” 近期,他们的项目已得到较明确的投资意向,但是创业过的人会明白:真正能够融到资却需要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怎样在前期把产品做扎实才是王道。

      经管学院12级MBA学生吴军则提出了MBA中想创业的群体面临的问题: 不少对商业很熟悉的MBA同学虽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但要想找到好项目并不易,他们发现部分专业技术团队能力虽然很强,但市场化导向的意识相对薄弱,而且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因此各院系合作共建时如果能建立一个信息或者资源交互共享的平台,就能解决类似实际问题。

      各院系的对接老师还各自从自己所在院系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各种共建提议和见解。公共管理学院的谢矜老师、机械工程学院的徐蝶飞老师、工程物理系的刘井泉老师、理学院的梁琼麟老师都先后对x-lab如何实现院系合作共建各抒己见。材料学院的冉锐老师提议,院系合作进行创新方面的基础性、通识性培训;x-lab在各院系建立分部以实现信息互通;每个月有专题、有重点地由各共建院系根据院系技术特点与x-lab制作相关专题活动。美术学院的吴琼老师提出x-lab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把学生好的关于创意创新的想法收集起来,另外这些想法收集起来以后让他们怎么能够表现出来。环境学院的陈超老师提出,需要思考环境学院怎样为x-lab作贡献,怎样将门槛高、涉及公共服务体系、需要社区和政府支持的环境问题拿出来在x-lab的平台上讨论和解决……这些建议为x-lab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x-lab团队最后对各位老师的想法和提议表示了感谢。今后,x-lab还会以各种形式与合作共建院系开展交流,联合各院系一起共同为x-lab的发展努力。

      清华MBA项目始于1991,是教育部批准开办的第一批MBA项目。经过20年的建设清华MBA项目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MBA项目。截止2010年7月底,遍布世界各地的清华MBA校友已达到6758人,正在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贡献着力量。

      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实践可以追溯到1926年经济系的设立。1928年陈岱孙教授担任经济系系主任。1952年国家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经济系并入其他院校。1979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清华大学设立经济管理工程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于1984年正式成立,朱镕基教授担任首任院长(任期:1984-2001)。学院现任院长是钱颖一教授(任期自2006年10月始)。

      清华经管学院以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经济和管理人才为宗旨,借鉴、引进国内外优秀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经济管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规模逐渐壮大,各项工作稳步提高。

      清华经管学院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金融系、经济系、会计系、企业战略与政策系、市场营销系、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系、技术经济与管理系等8个系,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4个一级学科均有博士点。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量经济等3个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点。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也设在清华经管学院。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科整体水平排名第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排名第二。清华大学MBA教育项目在全国MBA教学合格评估中排名第一。

      2007年至2008年2月间,清华经管学院连续获得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认证、AACSB会计认证、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的EQUIS认证,成为目前中国内地率先获得AACSB和EQUIS两大全球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商学院,也是亚洲地区同时拥有AACSB、AACSB会计认证、EUQIS认证的四家商学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