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个日子里太多的学子纷纷走出校园,翱翔天际之间展现自己的才能才干。六月也是一个值得团聚的日子,因为有分别就会有团聚。
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6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2013级MBA集中班的微信群里不时上传着师生们相拥而笑、觥筹交错的照片,伴随着感慨与问候,几个小时之前的师生见面会余温未散。仲夏六月,中国政法大学2013级MBA新生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6月30日下午四点,集中班师生见面会在鄱阳湖酒店举行,班主任肖富荣及在京的三十多位同学汇聚一堂。
一、将集中班打造成为品牌班级。
师生见面会上,集中班班主任肖富荣老师提出了班级文化的建设理念:将集中班建设成为一个集引导力、凝聚力、创造力于一体的品牌班级。发挥集中班学生“多精英”“多经验”“多领域”的优势特点。在学习中积极互动、在生活中彼此互助、在思想上坦诚相待。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在打造中国政法大学MBA品牌的同时,使集中班成为商学院高地上的一杆旗帜。
二、集中班是优质资源的集中。
如果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是一个活力充沛的生命体,那么2013级MBA集中班则是其中一个团结一心的活跃细胞。肖富荣老师指出:集中班学生的年龄集中在70后及80后生人,这是经历传统教育、面对新型社会的一代人,是承上启下的社会中流砥柱。班级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均为团队的中高层管理者。但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都将褪去社会角色的外衣,融入集中班这个大家庭,彼此以诚相待,协同作战。
三、集中班是管理责任的集中。
2013集MBA入学向导系列活动中,组委会百分之六十的骨干来自集中班。集中班每个同学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努力用个人能力为学院做出贡献。
6月30日的师生见面会上,肖富荣老师根据每个同学的特长及优势,当即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班级服务体系,使组织联络、宣传推广等工作得以迅速落实。虽然距离正式开学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集中班早已先行一步开始班级文化建设、业余活动组织、优质资源交流等多项工作。
2013年正值中国政法大学MBA集中班创建的第三个年头,从第一届的28人发展到如今的80人。不断壮大的团队反映出集中班班级文化的独特吸引力。集中班,不仅仅是上课时间的集中,更是大家梦想与信念的集中,是新一代法大MBA学子智慧与力量的集中,活力与责任在这里并存。中国政法大学是我们坚实的后盾,我们则是法大MBA品牌建设的排头兵、冲锋队。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MBA教育项目授课在学院路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
我校商学院是国内“法商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具有十七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养经验。2007年,教育部在我院设立了国家级“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目前我院设有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3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数理经济与金融实验班。3个一级硕士授权点: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1个博士点:世界经济。目前已经招生的二级硕士点有:MBA专业硕士、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金融学。现有6个研究所(系)和6个专业实验室,另外还设立了法商管理研究中心、现代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特许经营研究中心、投资管理研究中心、经济研究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