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MBA项目是中国开办最早、最具品牌影响力和最受考生欢迎的MBA项目。自1991年成立至今,复旦MBA项目坚持专业化的精神,荟萃精英、开拓进取、努力打造亚洲一流、世界著名的MBA项目。历经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并吸收欧美工商管理教育的先进理念,复旦MBA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价值。
不久前,MBA博览会系列讲座中的重头戏——“盘点投资理财的十八般武艺”由复旦MBA投资理财俱乐部和复旦MBA金融PE/VC俱乐部,以及MBA2012级3班联合举办。本次活动邀请的分享嘉宾可谓阵容强大,6位来自MBA2012级的同学和一位资深投资领域的评论员同聚一堂,为大家解读了投资理财领域的“精髓”,深入展现了打开投资理财“保险箱”的秘诀。
为方便在座各位的理解和满足大家参与互动的愿望,整场讲座分为两大板块:首先进行的是对信托、证券以及投资收益类产品的介绍;接下来,主办方别出心裁地“召开”了一次投资理财精英的“圆桌会议”。讲座伊始,供职于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拥有8年信托行业经验的2012级5班校友张拂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托的概念和要素,对投资各大类产品(包括股权质押,政府融资平台,优质企业,房地产,证券,和资金池等六类)进行了风险判断、收差预计,在推荐了相关投资产品的同时,也对各类产品投资的缺点进行了分析。
随后,就读于MBA2012级6班、在平安集团金融资产交易所供职6年的刘晶晶校友指出,在目前信贷紧缩的形势下,选择固定收益产品是比较安全明智的选择。她简单介绍了来自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和创新各“家族”的投资产品类型之后,从入门级、进阶级和大神级三方面进行了投资产品的选择分析,并推荐了一款稳妥的可交易的货币基金产品——华宝添翼511990。在此基础上,她还透露了一些投资产品套用技巧,比如将房贷与平安的一款产品“安e贷”套用,便可在还房贷的同时净赚2%-3%的息差。
听完刘晶晶的精彩讲解之后,观众们的思考热情逐渐高涨。紧接着,曾就职于中天投资多年的2012级国际2班的张文佼同学为在座观众讲述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及其新起点,并对目前投资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剖析。第二板块的“圆桌会议”将此次讲座带入了高潮。第一财经频道评论员林嵘、第一财经广播主持人兼编辑杨天楠、房地产投资领域资深专家钱翎,投资领域资深专家石奇、以及MBA金融PE/VC俱乐部主席朱洵等5位投资领域精英人士展开了深入讨论,让大家有机会接触到黄金投资、房地产和金融资产配置领域里的众多学问。
林嵘首先回答了主持人杨天楠提出的犀利问题,即黄金作为“不会下蛋的鸡”有没有投资价值、决定黄金未来涨跌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名目繁多的黄金类投资产品中做出理性选择等。林嵘谈到,黄金对于央行和国家来说最本质的意义可以算作“最后的支付手段”;然而黄金首饰的市场价格除了原料价,消费税和增值税之外,还包括了黄金协会的指导价,所以他并不建议将黄金首饰作为保值投资。她分析目前黄金下跌的原因来自于央行默许的态度:在各国央行纷纷大量购入黄金储备,纸币大量发行的形势下,如果黄金价格飙升,势必引起民众恐慌。投行则利用央行的犹豫期,集中了所有力量资金开空单,造成了黄金价格下跌。林嵘的一番分析道出了黄金背后政治和经济的深层意义,启发了大家对黄金产品的投资理财的新认识。
接下来,房地产投资领域里的资深专家钱翎女士为大家解析了房地产投资或者个人置换房产与否的疑问,并揭示了“摩天大厦指数魔咒”,即房地产市场变动的警惕参量。她提到,汇率的波动、有外资大举进入的大型交易项目、基金投资活跃的项目,以及领导人的决策都是大家在投资房产时须参照的指标。对于钱翎关于目前房地产不会有大幅下跌趋势的看法,第一财经广播主持人杨天楠表示认可,他还将房地产作为吸纳闲置资金的“海棉”和土地财政的“聚宝盆”,其生动浅显的比喻引起了在场听众的积极回应。
同样作为投资理财领域资深专家的石奇在资产配置方面给予了十分有见地的分析。他指出资产配置是紧跟经济周期循环的,同时也折射出国家政策和方向。只要大家把握大局和大致投资规律,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投资收益是不会有多少偏差的。面对“圆桌会议”上的热烈交流,台下观众也纷纷与嘉宾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有观众提出如何通过量化工具更好参与投资。林嵘先生给予的建议是,越简单工具越有利于投资。量化工具复杂的参数值无法抵御交易市场的瞬间变化。
讨论结束后,讲座进入了抽奖环节,让大家在紧张的投资理财的讨论氛围里有所放松。本次讲座活动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新颖的观点激发了在座校友和MBA学生的热情,让大家在轻松又富有启发性的对话中既拓展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