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不仅是MBA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而且已越来越多地为本科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所采用。过去案例大多来自国外,动辄IBM、微软,现在源于本土的案例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职研究生网小编给大家整理和收集一些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日,苏宁发布公告称, “苏宁电器”改名为 “苏宁云商”,以适应未来的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的升级。据了解,公司经营项目中新增了快递和餐饮服务等。在笔者看来,这将是公司战略管理和范围经济的精彩案例。
工商管理方面的案例,往往反映某一方面的深层矛盾、问题及其化解路径,浓缩了社会经济舞台上各种代表性角色的典型行为逻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自主行为的日益增强,具有提炼价值的本土案例不断涌现,几乎呈现出喷发的状态。而且,有些案例的奇妙,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即使是事先让作家绞尽脑汁地创作,恐怕也难有如此精彩而曲折离奇的故事。
国美就为中国的MBA教学贡献了长篇电视连续剧般的绝佳案例。 1990年,国美在家电流通业内采用新的供销模式,跳过中间商,与生产厂家直接接触。其统一的采购、送货和售后服务体系,以及较为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框架等,使国美能较好地体现规模经济效应。国美、苏宁等凭借专业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优势,迫使百货商店放弃了原来经销的大宗家电。这是一个能够在本土看得见、摸得着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方面的案例。国美当初在异地开设连锁店遇到的种种阻挠,也为交易费用理论提供了案例材料。
国美后来爆发的控制权之争,简直就是一场悬念大戏。那段时间,许多人早上起床后来不及洗漱,先要上网看看国美控制权之争的最新进展。这是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一个多年难遇的经典案例。
“王老吉”与 “加多宝”的品牌之争,是品牌营销方面的案例,是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竞争行为的案例,又何尝不是法学领域的一个精彩案例呢?前一段时间,微博上有关加多宝和王老吉的 “对不起”体与 “没关系”体的走红,意味着众多网友也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这场品牌之争的观赏者和参与者了。娃哈哈当年与达能的纷争也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切入研究的案例,起码它演绎了引入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控制权和公司治理带来的复杂影响。
长虹曾被称为彩电市场上一匹孤独的狼,它常常单枪匹马地发动彩电价格战。在当时彩电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条件下,个体降价是理性的,结果又会带来全行业的非理性的降价风潮。因此,它被作为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一个典型案例。
携程网的发展、壮大,伴随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并购。但仔细透视,可以发现这些并购几乎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减少市场交易费用的企业纵向一体化。在这一案例框架中,理论与企业实践的相互印证是如此和谐。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破除传统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淘宝网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案例。后来与淘宝网配套的支付宝又是点睛之笔。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支付宝和后来阿里巴巴从事的小额贷款就是对银行垄断的某种改变,甚至是对银行传统形态的某种改变。如果你对别人讲,要去打破银行的垄断,要去改变银行的业务形态,可能没人愿听,更没人会信。但是横空出世的支付宝和阿里巴巴的小额贷款等案例,胜过许多空洞乏力的理论说教。活生生的案例不仅会佐证、诠释理论,有时还会超越、引导和建构理论。
无锡尚德和赛维LDK的案例,揭示了政府、银行与企业三者关系处理上的教训,昭示了政府的产业政策应该具有怎样的科学内涵。当然,如果这两家企业能够在科学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凤凰涅?那将会使案例在变奏中显得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
企业成功的案例值得剖析,但企业失败的案例有时更有价值。曾经被称为 “中国魔水”的健力宝的陨落,至今令人唏嘘不已。为了避免重蹈健力宝的覆辙,对类似企业案例的研究实乃一项重要的工作。
“老干妈”辣椒酱几乎遍布中国各地的大小超市,还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初步核算, “老干妈”公司去年的产值达33.7亿元人民币。但它的掌门人是一个目不识丁、令人敬重的老太太,公司没有董事会,也没有副总经理。它的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却让许多大公司和上市公司都难望其项背,原因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之物,在 “老干妈”的案例中似乎有了某种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