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新闻要点 >

    EMBA国际排名大跃进 中国商学院穿上不停旋转的红

      0月16日清晨,几家顶尖商学院的校园悄悄沸腾起来。这一天,FT公布了最新的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公关关系部的员工们很早就忙碌起来,很快,各家商学院在排名上的最新信息就通过邮件,分批发送给了他们通讯录里所有相关者。

      这份排名史无前例地“挤进”了一排来自的商学院EMBA项目,其中在榜单的前十位,就有四个与有关的项目,凯洛格-香港科大EMBA项目再次名列榜首,清华-INSEAD EMBA项目名列第4,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项目名列第7,奥林-复旦EMBA项目名列第9。

      此前,这一榜单基本被美国、欧洲商学院所垄断,亚洲的新加坡、香港地区也仅有少数EMBA项目名列其中。

      不过,随着商学院EMBA项目的发展,这个名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面孔”,数字显示,目前200多家商学院中,具备EMBA办学资质的已经有62所(此数字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商学院)。

      “亚洲商学院已经成为一匹黑马,闯入了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圈子。”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全球商学院院长论坛”上表示,特别是商学院也在全球商学院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

      “参与这个排名与参与商学院国际认证一样,是希望走向国际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希望吸引到更优秀的学生。”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看来,EMBA教育用短短10年走完了欧美国家近70年所走过的路,这不仅得益于商学院EMBA项目自身在国际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同时也与经济在全球一体化中的突出地位息息相关。

      自194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设旨在为企业家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商学教育的EMBA课程以来,EMBA教育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并在欧美知名商学院的大力发展下日臻成熟。但在,直到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了复旦等30家大学试点开办EMBA教育。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前十名的项目很多都是合作项目,有的甚至是跨洲合作项目,“重要原因是他们吸收和利用了多元化的师资力量。”曾在凯洛格-香港科大项目工作过的菲律宾亚洲管理学院校长STEVEN J. DeKrey表示。

      凯洛格-香港科大EMBA项目1998年才成立,2001年在这个榜单上排名第九,但是近三年来,一直排名第一。“除了师资多元化、研究方面处于优势,凯洛格-香港科大EMBA项目招生比较严格,直到现在才仅招60人,学生质量非常高。”STEVEN J. DeKrey说。

      尽管如此,一些指标反映出科研、师资等方面依然是本土商学院的短板。

      不过让陆雄文自豪的是,今年全中文的复旦大学EMBA项目也名列FT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第35名,“这预示着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的EMBA教育正逐渐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崛起于世界商学教育中的一股新兴力量。”陆雄文认为,这就像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某种角度意味着这一领域“时代的到来”。

      不停旋转的红舞鞋

      “商学院排名就是神奇的红舞鞋,一旦穿上,你就得不停地旋转。”陆雄文说,一旦参评,就得年年关注参评排名,对自己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努力。这就像2~3年前参与国际认证,一旦做出战略决策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就将“骑虎难下”,脱不下这双红舞鞋了。

      FT全球商学院EMBA百强榜单排名是根据两套调查数据整理得出,共16项指标,一套是由3年前(2009年)各校课程毕业的校友完成,另一套是由商学院填制完成,其中重点考察的学生职业发展领域,毕业校友完成部分包括当前薪资(美元)、薪资增长百分比、职业进展排名、工作经验排名、实现目标等,占到比重的55%。

      另一套是商学院完成部分占到比重的45%,包括女教师的比例、 外籍师资比例、拥有博士学位师资比例、博士生培养评级、FT研究排名等。

      相较于2011年的排名,中欧的EMBA课程今年上升了4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教授表示:“今年,在包括‘学员工作经验’、‘职业发展’、‘课程国际化程度’,以及‘生源多元化’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排名也是个游戏,陆雄文认为,虽然商学院不断朝前走,也不断有乐观期待,但是由于每年的师资、学生等多方面的因素,商学院排名上上下下徘徊几名,甚至十几名也是正常的情况,就像福布斯富豪榜的榜单也在每年更新一样。对学校来说,更重要的是可持续发展,陆雄文认为,未来的目标是把所有的项目都拿到FT排名,参与国际“比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也认为,应该客观、冷静地分析和看待排名,“这是项目质量衡量的指标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世界对商学院及EMBA项目的认可,对我们教学、教师、学生、校友的认可,但它不是完美指标,也不是唯一指标,更不是我们的使命和目标,只是帮助我们实现使命过程中的一个标志。”

      讲求投资回报的商业世界,在商学院排名中更显著地体现,毕业后薪酬增幅不仅是很多读商学院学生所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众多商学院排名的重要指标。

      不过陆雄文表示,复旦并没有鼓励学生看短期投入回报,学校也不看中学生毕业当年收入,而是要看学生5年后,甚至10年、20年后的职业成熟度和位置,否则所有的学生就都奔向投行了。“在商业领域是剩者为王,而不是胜者为王。”商学院不是培养学生在某个领域内一时能取得多么高的薪酬,而是要看多年以后是否在这个领域能取得持续的成就,“是明星而不是流星”。

      而对于商学院而言,不单单是提供项目的开课许可,而是争取在项目中的话语权,提升商学院教育的整体质量,是参与排名需要考量的一个重中之重,唯有此,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商学院比肩世界顶级商学院。

      钱颖一举例说,清华和INSEAD合作的EMBA项目,做成了一个完全平等的双学位课程。这在欧美商学院掌握商学教育话语权的时代,颇有意义。

      关于平等合作的概念,钱颖一说,授课时间、地点的分配方面完全平等,招生录取、项目运作的领域完全平等,而师资配备上,也实现了50%:50%的资源配置。他承认,尽管自己也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担任了六年的授课教授,但仍然压力极大,“你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准备课程)”,但效果也十分明显,“教授的授课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

      钱颖一指出,虽然商学院有种类繁多的教育项目,但迄今为止,商学院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也只有EMBA项目。“敢于创新,能够抓住机会,既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又充分发挥包括文化在内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