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居民除了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文化生活和精神消费层面上也取得显著的变化,但是居民潜在文化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文化消费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业内统计文化消费潜在规模约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而当前实际文化消费规模约为1.0388万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6.6%,存在约3.66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
未来,文化传媒产业发展将潜力巨大,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凸显出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标志,是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而近十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势看,2004年我国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440亿元,占GDP的2.15%,而2012年仅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创造的增加值就突破了1.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48%,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正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方向迈进。十八大报告提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受到政策利好影响,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日前,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8日发布消息,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8亿元,比2012年增加41.18%。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1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13年1月至9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018亿元,同比增长39.4%,高于全社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1月至9月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64.25亿元,同比增长34.86%;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35.3%,但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企业业务单一、抗风险能力弱、高端管理人才缺失等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将是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严重问题。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而中国的文化产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传媒高层管理人员稀缺等问题。
2011年末中国传媒大学与四川大学强强联合,共同举办文化传媒类EMBA的消息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校双方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伟大复兴,将有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急需一大批懂传媒、会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文化、传媒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文化传媒EMBA的文化传媒特色课程,采取结合相应领域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行业趋势与政策分析;学界专家、名师的理论阐述与研讨;行业领头企业领导者案例分享与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尽快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掌握该领域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