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全世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都普遍高于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其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稳固,甚至成为诸多国家复苏经济的新希望,其经济潜力已为众多国家所认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增加,支柱产业地位也逐渐确立。
近年来,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强劲的市场需求支撑、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社会资本的广泛支持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凸显出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巨大潜力。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07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48%,文化产业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
在去年,我国将文化传媒行业,定位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业界预计,“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望从2010年的2.75%增至 5%以上,达到3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扩张,对从事文化传媒行业发展的人才而言,有着巨大的诱惑力。面对快速发展的文化传媒行业,从事文化传媒行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最缺乏的都是人才,人才决定发展的成败。由于我国传媒业长期的自我封闭、经营管理水平低,导致盈利水平低、自我积累比较少,现有的传媒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近60万的传媒从业人员中,精通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还不到1%。高级传媒人才的极端匮乏,也正是造成外资传媒巨头、内地传媒行业动辄以几十万乃至百万年薪相互“挖角”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目前来看,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2011年末中国传媒大学与四川大学强强联合,共同举办文化传媒类EMBA的消息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学校双方一致认为,中华民族文化产业的伟大复兴,将有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急需一大批懂传媒、会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文化、传媒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传媒EMBA专业项目能更有针对性满足学员的需求,和普通EMBA项目在选修课中设置专业方向相比,设立文化传媒专业化EMBA项目是根据特定专业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创新,可以专门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配备专业师资,满足学员对文化传媒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普通EMBA项目中的专业选修课虽然可以满足学员对新领域知识的求知需求,但是由于选修课本身数量少,系统性差,无法建立某专业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接受某专业领域的系统训练,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文化传媒EMBA的文化传媒特色课程,采取结合相应领域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行业趋势与政策分析;学界专家、名师的理论阐述与研讨;行业领头企业领导者案例分享与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尽快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掌握该领域的本质。于此同时文化传媒项目还将引导文化传媒行业各领域的精英实现同业经验分享,构建文化传媒领域前沿问题的探讨平台。文化传媒项目将大量引进文化传媒业新秀典型案例分析,开展特色企业实地调研,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实践资源。
文化传媒EMBA学位项目,旨在为中国影视传媒行业培养未来领军人物,帮助业内优秀的管理者成长为拥有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同时又精通现代企业和影视传媒业管理方法和艺术的领导人。推出这个项目,正是呼应了国内传媒需求,把培养影视界高级管理人才的战略任务和中国的商学院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思路和尝试,是培养我国影视界领军人才的战略型探索。
相关链接:
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 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