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新闻要点 >

    打破EMBA高昂学费神话 西安交大EMBA传递正能量

      学费高昂的EMBA到底是学什么?是镀金,还是建立关系圈?目前国内最贵的EMBA学费已经接近70万元,最少的也要十几万。每年必至的EMBA涨价潮令人惊诧之余,不免也引发多方反思:EMBA疯长的价格是否能与之价值相匹配?是成本上升、需求激增所带来的正常经济学规律,还是相关监管缺失而使得EMBA在涨价路上滑的太远?答案有待探究,但一个值得肯定的特例是,就在绝大多数商学院乐此不疲地涨价的同时,位列国内一流商学院行列的西安交大管院延续了一贯对涨价风潮冷眼旁观的态度,EMBA学费依旧维持在2002年教育部公布了20万元的指导价周围仅为25.8万元。

      对于国内EMBA的涨价潮,相关人士分析表示:“当时刚出台指导价时,大家还是按成本来定价的,也很重视硬件设施和师资情况,招生时介绍的内容也必定包括学校新启用了哪所教学楼,买了多少国外教材,请了多少外教等。”但在“指导价”维持了三年以后,2006年初,各商学院EMBA项目以本土师资成本上升为由,再度大幅提升学费价格。“最初宣传聘请的那些洋师资在中国不灵了,不懂中国国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于是商学院便更多的挖掘本土师资,谁最先拥有知名教师,谁招生就有优势,新一轮价格战自然就开始了,”该人士称。按照常理,削去高昂的国外师资比例,以国内知名学者为EMBA课程软件主体的新教学体系,理应反应在学费的降低或者维持原状上,此番不跌反涨的情况着实让人疑惑。一种支持涨价的观点认为:EMBA品牌价格屡屡提高是其受众群体的特性决定的。以高层管理者为主的EMBA学员多半“不差钱”,在EMBA课程的选择上更看重的是由高价所带来的品牌信任感,因此,“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阔绰想法在学员中也颇为普遍。此外,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的影响下,不少年龄层较低的学员也开始选择修读EMBA来深化自身的商科知识,以增加日后个人的升职加薪、综合发展的筹码等,因而引发了国内EMBA市场需求的高涨。

      事实上EMBA学费的高低,并不能全然反映该商学院的学术水平。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例证便是始终坚持平价的西安交大管理学院,其EMBA学费在去年经历微调之后仅为25.8万。作为今年唯一没有涨价的国内一线商学院。品牌风格颇为低调的西安交大EMBA也确实拥有极强的实力,自2002年至今,西安交大也都一直身居中国高等院校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第一的位置。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始建于1928年,1984年12月恢复重建,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自2002年以来管理学院已连续11年获“管理学”学科门类排名全国第一;并获得了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联盟)国际认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院完成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基金项目及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百余项,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按照西安交大EMBA北京教育中心老师的介绍,对于品牌号召力的建设,西安交大并不认为高价是一条便捷的途径,相反,教学模式的创新则更长久。几乎所有EMBA项目,都是某个教授从头到尾对一个模块进行讲授,但我们不是。我们会请几位知名教授一起来讲一个模块,由此来发掘不同见解,开阔学员思维。

      事实上,纵观欧美知名商学院的发展史,其品牌影响力基本都是通过“深居简出”的师资积累和经验沉淀来塑造、获得的。商学院不等同于普通教育,大家有盈利需求可以理解,但毕竟我们是卖知识的人,过度商业化不可能持续得太长远。很多商学院收费很高,并不是说它就一定是物非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