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道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为何物,但是在今天,中国已成为全世界读EMBA最热门的地方。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公布的全球EMBA项目排行榜,中国有五家商学院跻身排行榜前列。作为全球商学院评估的权威机构,《金融时报》对中国EMBA教育的高速发展十分关注。它认为中国人需要EMBA有四点原因:第一,当今中国的企业领导者在接受教育时,工商管理教育尚未在中国流行;第二,读EMBA不需要辞职,学员不必担心接受全职教育后追不上同行;第三,中国人喜爱文凭;第四,中国式的“俱乐部文化”。
应该说,《金融时报》的分析不无道理。EMBA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近70年的发展道路,人们对它已经没有太多的神秘感和好奇,报考者相对比较理性。EMBA仅仅是商业教育的一部分,如果一位中高层职业经理人已经具备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就不需要进入商学院补课。而许多中国的企业家年轻时没有读过MBA,虽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嗅觉,但可能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对他们来说,在四五十岁的年纪重新回到课堂,梳理一下管理经验,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就中国的EMBA教育项目本身而言,有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想改变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从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通过EMBA教育,学员们可以与国内外顶尖的管理大师、战略大家同堂切磋,不但可以学到国际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EMBA学员之间可以分享管理经验,最近五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社会精英重新回归EMBA课堂。然而,年轻的中国EMBA还有很多不成熟地方,各商学院之间课程雷同、差异不明显也是常被人诟病的地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自己的特色课程是顶级商学院打响品牌的必备武器,例如,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会计、控制等。
相对于海外成熟的商学院教育,我国商学院的特色专业刚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2011年末中国传媒大学与四川大学强强联合,共同举办文化传媒类EMBA的消息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作为素有中国黄埔军校之称的中国传媒大学和百年名校四川大学率先在文化传媒领域强强合作,推出了文化传媒EMBA,助力文化传媒领域高层管理者迅速提升管理艺术水平。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培养文化、传媒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文化传媒EMBA学位班将正式开启中国特色课程的航程。
文化传媒EMBA专业项目能更有针对性满足学员的需求,和普通EMBA项目在选修课中设置专业方向相比,设立文化传媒专业化EMBA项目是根据特定专业需求而采取的一种创新,可以专门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实践项目,配备专业师资,满足学员对文化传媒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普通EMBA项目中的专业选修课虽然可以满足学员对新领域知识的求知需求,但是由于选修课本身数量少,系统性差,无法建立某专业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无法接受某专业领域的系统训练,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文化传媒EMBA的文化传媒特色课程,采取结合相应领域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行业趋势与政策分析;学界专家、名师的理论阐述与研讨;行业领头企业领导者案例分享与互动的方式,使学生尽快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掌握该领域的本质。于此同时文化传媒项目还将引导文化传媒行业各领域的精英实现同业经验分享,构建文化传媒领域前沿问题的探讨平台。文化传媒项目将大量引进文化传媒业新秀典型案例分析,开展特色企业实地调研,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实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