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作为一种特殊高端学位教育,进入中国已有十年的时间。回想EMBA教育十年来发展历程,其表面光鲜实则背后却存在着费用高端化、课程同质化、师资稀缺化、生源低端化、管理缺失化、教学脱离实践等庝病。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教育中心老师认为:“所谓的这些庝病,也是困扰中国EMBA多年的老问题,开办EMBA的院校增加后,有些问题更加的突出和严重,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西安交通大学一直用低调务实坚持教育品质感染中国EMBA教育行业发展。
说起EMBA,就不得不说近乎盲目疯狂的涨价。伴随着近年来学费年年走高的势头,西安交通大学EMBA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依然坚守一线阵地。如果说涨价暂且不能算是国内EMBA的通病,只能算是惯性的话,那么西安交通大学EMBA的25.8万不涨价却不能不说是一个震撼。几年时间里都没有提高学费价格,所以报考西交大的人数每年都增多。相比许多商学院四处争抢生源的做法不同,西安交大EMBA是在“挑”学生。“所有的潜在学员过来,我们都会进行深度座谈,西安交大的优势、学员的需求,大家都摊开来看看是否匹配,”我们招生讲究志同道合,除了满足国家规定的条件意外,我们希望报名的学员都是理性、务实的,都是真正为了学习知识而来。
EMBA作为一种特殊高端学位教育,报名者也都是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在这样一个价位和定位下,学生对师资的要求和期待也特别高,这也是中国EMBA头疼问题。这些年里“外来和尚难念中国经”,不少海外教授难以正确把握中国经济,更无法从中国国企和民企发展的实况出发去教授学员。而本土优秀师资不足,并且存在千人一面的状况,缺乏差异化。事实上重视师资力量,务实的治学态度也一直是西安交大EMBA为之自豪的根本。这个从西北走出来的EMBA,不仅因汇聚了汪应洛、席酉民等中国国内顶级的管理学大师而备受瞩目,更因其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以及对学员无微不至的细心服务而受到全国各地学员的好评,其受追捧也就不足为奇。
EMBA课程是精英化教育,理应去除粗俗学习。接受EMBA教育的学员们,多是在商场和政界摸爬滚打多年的精英人物,他们缺的不是实战经验,而是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把实践经验串联成理论的那根线。不同教育背景、职业背景和职位等学员,具有不同的深造需求。教学质量是一所商学院赖以生存的基础,西安交大EMBA确实做的比较扎实。西安交通大学EMBA教学中心老师透露,为了保证充分的教学互动效果而设计的“小班教学”,西安交大EMBA就是少有的能够始终坚持这种做法的院校之一。据悉,西安交大也独创了“3+1”的模块教学法,与其他EMBA的教学模块都是由一位老师从头到尾的讲授不同,西安交大EMBA的每一个教学模块都由2个或者3个老师来讲,这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同一领域的不同见地。
中国加入WTO十年,中国企业家需要国际化,中国EMBA更需要国际视野。有专家指出:“中国高校开办EMBA项目应注重培养企业家的思维方式,促进中国企业进一步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这才是中国EMBA教育的真正核心。”但是,国际化不是一味的全盘照搬引进国外管理理论,也不是盲目加大EMBA外教比例。真正的国际化是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基础上的。只有研究透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才能迈出真正的国际化步伐。所以,国内商学院应该在加强本土案例教学、提高本土师资质量的前提下,朝着国际化继续迈进。西安交通大学一直以国际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在两年前该校管理学院已于今年正式通过国际AACSB认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一所通过该认证的商学院。同时,大陆地区通过该认证的商学院亦增至4所。
西安交通大学在报考的诸多要素中,最看重的是EMBA考生的“资格审核”和“经历”,其次才是反应、表达等能力。因为从经历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读EMBA的学位是否与其事业的发展相匹配,这才能真正显示EMBA培养的价值。真正好的EMBA学生毕业后,要具有更综合性的组织领导能力;有更好的现代企业管理意识,并融合西方的管理理念;要有更宽阔的国际视野,有十足的处理难题的自信心。”总的来讲,EMBA教育需要做的工作还是很多的。我们现在花很大的精力与学员沟通,同时尽力做好教学管理,但事实上这应该只被看作基础工作,学院老师说,“不过无论如何,我们希望西安交大EMBA成为一家始终能够接受时间检验的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