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灵顿EMBA项目西南教学中心负责人阎占斌认为,懂得国际规则及现代化管理的人才很稀缺
重庆晨报: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美国EMBA项目?当初将阿灵顿商学院的EMBA项目引入重庆是否顺利?
阎占斌:全世界管理学教育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历练,EMBA课程体系日趋成熟。该项目最初是专门培养世界500强人才,由教育部和国资委推荐引进的。当时成都的一家办学机构也在申请这个项目,当时我也专程去了美国阿灵顿商学院实地考察,与阿灵顿商学院院长进行了交流、谈判。当时正处于重庆两江新区成立,正是人才需求的时期。阿灵顿商学院也看中这一人才培训市场。
懂国际规则的人才稀缺
重庆晨报:你从事企业人才教育和培训十多年,请谈一谈重庆的高级企业人才培训需求现状。现在引入这个美国EMBA项目,就重庆目前的企业发展情况来看,是否显得为时过早?
阎占斌:重庆的高端人才培训是不尽如人意的。从MBA项目报告来看,2012年全市仅约有2000人报名参加学习,而邻省湖北武汉大学,一个大学就有近2000人报名。重庆的管理学教育起步晚,目前只有6所大学有MBA、EMBA学位的授予权。办好MBA、EMBA项目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美国的MBA和EMBA项目要求授课教师必须要有多年企业高层管理经验。重庆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加快了国际化进程,如宗申等企业已走向世界,他们更需要懂得国际规则及现代化管理,而这方面的人才很稀缺。
重庆老板随意性较大
重庆晨报:在过去博众研究院参与的教育项目里,参与培训的重庆企业家和高层,他们读书的主要诉求是哪些?他们亟需从学校里获得的知识是哪些方面?参与的学员们认为他们身上的哪些短板是亟待弥补的?
阎占斌:他们真正的需求在于通过系统的学习,拿到硕士学位,以提高教育背景,通过学习平台获得业务拓展的机会,因为在社会关系中,同学关系最为可靠。管理学具有应用价值,通过学习能获得前沿发展的信息与思路,从而引导企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大部分学员是未通过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学习,对企业战略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都未有充分认识。
重庆晨报:你认为重庆企业家存在哪些商业文化缺陷?
阎占斌:大部分企业家缺乏规则意识,随意性较大,重个人不重组织,重经济不重社会效益。在商业性格中,常常采用个性化的决策,重庆企业家对企业及企业生态人文环境的打造和美国差异较大,如社会责任方面。系统的专业技能提升较快,但提升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感,则需长时间来认识与弥补。
重庆晨报:怎么看EMBA班在社会上传出的一些花边新闻?
阎占斌:目前,中国现代EMBA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每个商学院都有各自的治学理念,不尽相同。真正的商学院是以学为主、学用兼顾。去年,某些商学院传出花边新闻,这与学院的学风管理是分不开的。我个人比较认可中欧商学院,该校治学严谨,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重庆晨报:根据你多年的经验,相比其他省市,参与学习的重庆企业家有什么特点?
阎占斌:重庆企业家管理素质有待提高,而求知欲望比较强,这两者造成学习吃力。这种情况,其实是可以通过专业化学习来弥补与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