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商学院大戏的精彩程度不比娱乐圈逊色:学费飞速上涨,学费80万元的“全球金融工商管理博士学位项目”创国内最高纪录;地产大亨王石与演员田朴珺的“校园恋”,让长江商学院成为众人关注焦点;赵本山、李亚鹏、李湘等曾在商学院就读过的各路明星被网友一一曝出……如今已迈入2013年,中国商学院将如何从“富人俱乐部”的迷途中走出?
上百万经费、2至5年时间、一个认证证书,为了加入国际认证体系,国内商学院付出了时间、精力、资金等高昂的成本,虽然国际认证可能让国内商学院得到与国际一流的商学院进行对话、交流、合作以及资源共享的机会,但是国际认证体系离中国商学院教育的国情落差依然较大。
2011年,中国商学院认证体系正在启动,在走过2012年试运行后,业内人士认为,2013年中国商学院认证体系将有望显出雏形。
借鉴国际
2011年在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中国MBA20周年论坛上,中国高质量MBA认证正式启动。据了解,通过2011年年底的体系设置等准备工作,2012年起认证工作就已开始实施。近日,中国高质量MBA认证已经确立了9家商学院进行前期认证。其中,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3家商学院被认定为“中国高质量MBA认证”中的“领航商学院”,为我国高质量MBA认证体系建设奠定了第一步。
这些“领航商学院”认证过程将缩短,另外6家商学院都具有认证资格,但还需通过1年到1年半的时间组织自评材料并接受现场考察。
据介绍,“中国高质量MBA认证”借鉴国际认证“AAC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标准)和“EQIOS”(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标准)的主要思想、标准和理念,并与这两大认证有所衔接。
针对国内商学院的国际认证主要有AACSB(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MBA(国际MBA协会)、EQUIS(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三大认证。中国商学院发展至今,逐渐成熟,不少商学院已经获得了国际认证。中欧、清华经管、复旦经管、中山岭南、交大安泰等商学院已经获得两项以上国际认证,其中交大安泰获得了以上三项国际认证。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招生推广部副主任冯承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有很多不便之处,国际认证要求商学院提交的材料有些与国内商学院日常运行脱节,部分标准对国内商学院来说也不适用。”
另外,申请一个国际认证所费时间较长,且成本非常高。对国内商学院来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院校,性价比不高。
中国定制
在不少国内商学院MBA项目负责人看来,中国MBA教育已经走过20年,步入成熟期,出台中国自己的认证体系恰逢其时。
“全国的MBA培养院校已经有236所,且中国商学院与国际商学院合作项目不断增多,这些项目需要一套国内标准来把关。此外,一套符合中国特色、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证体系可以促进更多国内商学院和MBA项目完善规范管理、课程设置、提升师资力量等。”冯承才说,“有了自己的认证体系,中国商学院产业可以以评促建、以建促评,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高质量MBA认证的核心自然是符合国情。据了解,中国高质量MBA认证,强调管理教育创新性,强调管理学院使命和向导,考察核心竞争力,更为适合中国及经济发展要求。且参与认证的专家除了国内的商学院院长和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还有来自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对认证有经验的海内外人士。
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认证与评估分委员会召集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表示:“中国高质量MBA认证的特点之一,即强调并非每一个中国管理学院都要去做国际认证。尤其对西部省市的管理学院而言,花大价钱去做国际认证既没必要也没可能性,全国有10%至20%管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即可,大多数管理学院更应该着眼于地区服务,考量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陆雄文希望所有接受中国高质量MBA认证的院校都能关注中国、服务中国。
业内专家也指出,中国自己的认证体系对新增MBA项目会起到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