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新闻要点 >

    评论:英语试水"一年多考"破冰高考?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今年一号文件——《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了“研究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实施办法”。此处的“一年多考”指的是英语口语和听力部分,不包括笔试。

      消息一出,公众观点不一,有人认为此举是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有益尝试,希望各省市能够尽早试点;有人则认为改革只涉及英语口语和听力部分,改革力度远不够;同时,也有很多家长、老师担心,“一年多考”以后,孩子会不会为了追求好成绩而更热衷考试,反而负担更重,压力倍增。

      名校的自主招生,只为少部分拔尖学子打开了一扇避开高考之门,而绝大多数学生仍逃不过一考定终身的关卡。在无数的专家学者的讨论中,探索“一年多考”渐渐成为高考改革的一种共识。

      其实,早在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就已提出,“探索高考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而浙江省从2009年开始,英语听力考试被放到了平时,每位学生有两次机会。天津市从2010年开始,听力考试被放到3月份,学生可参加A、B两卷考试,两套试卷分别计分,成绩较高者计入总分……随后,云南和广西也开始试点。

      高考的实质是一种水平能力测试,不过,重压之下,已经成了压力型考试,“一年多考”即是给予考生更多机会,降低压力和恐惧感。

      高考改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析一些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高考,都有着比较鲜明的共同点:一是实行一年多次考试,一次考试的成绩至少在两年内有效;二是评价标准为综合指标而非单一指标;三是学生、学校均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中国学生比较熟悉的美国高考SAT,一年举行7次,考生任选考试时间,不限考试次数。而英国A-LEVEL考试一年两次,学生可以分好几次考,也可以自行选择考试科目,至少3门。不过,这同时还得益于它们完善的评价体系:考试成绩只是一种门槛,而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具体到不同的学校,还会侧重看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

      很多学者认为英语单科试点还不够,要全面效仿这种考试制度,不过,笔者认为暂不适宜推广。全面试行“一年多考”暂不现实,高校和中学都未准备好,甚至毫无经验。而且,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下,除成绩之外的很多素质考核标准不被认真对待,甚至弄虚作假,其结果是高校不认可,学生也不再重视,转而双方重新取得一致,只认成绩这条硬杠杠。打破一考定终身是长远趋势,但要彻底告别,功夫还在高考之外——可以称作一个系统性的改变。

      从听力和口语开始试点,步子虽小,但值得肯定,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有经验的省市大可以走得快些,而其他的省市可以参照其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关乎千家万户的高考每一步都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