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山大学医学院有一门课程很受大家关注,那就是《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这看似是一门枯燥的科学课程,却又带给人一种奇幻的色彩。《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课程呢。
中山大学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的选修课表,《哈利·波特与遗传学》排列在册。《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课程为1学分,“容量”是“100名血色汉纳根”(指选修的学生数量)。课程的名字不但新奇,选修要求也很特别,其要求学生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
看似一纸荒唐文,但这确确实实就是中山大学医学院正在进行中的一门选修课。开课的老师陈素琴自称是个“哈迷”,而且国外早已有不少科学家以《哈利·波特》为模本来研究医学、生物学,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学术研究,却用调侃、轻松的方式表述出来,这也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对科研的兴趣。
其实像《哈利·波特与遗传学》这样新潮的课程不仅中山大学有,其他院校也屡见不鲜,广州大学的《生死课》也是其中一个,《生死课》2000年开设以来,选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授课老师胡宜安坦言,“本学期按计划开一个150人班,却有270人报名,上学期甚至开了两个班”。
“潮”课的出现,改变了高校里“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局面,从前被学生视为“鸡肋”的选修课,如今成了“香饽饽”。这种新潮课程的开设,打破了我们陈旧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深入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