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在职联考 > 经验交流 >

    在职教育硕士备考的三个不同阶段

      相对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而言,在职攻读硕士的难度要小得多,但是这不能说明考生就不用进行备考了,但是考生不需要太多的备考时间,只需要大约两个月脚踏实地的备考,考生就可以突飞猛进,有很大的收获。考生可以将备考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每年制定相关的备考计划,有了这些周详的计划,考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下面就是对于在职教育硕士三个备考阶段的介绍,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我把我的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 (大概20天)夯实基础、第二轮(大概10天) 板块复习 难点突破、第三轮(大概10天)冲刺阶段 发动背功。

      第一轮复习:看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一遍,看英语单词一遍。

      在读指定的权威的参考书目的时候,要边读边在草稿本上记笔记;英语单词过一遍,在不熟悉的单词旁边做记号,并将之罗列到便携本上方便随时记忆。好记心不如烂笔头,笔者一直强调边读边做笔记的重要性。第一轮复习中的这种笔记最好是活页纸,它的好处是随时可以带走,在开会等车的时候还可以拿出来瞅一遍。在第一轮复习中,复习的进度会很慢,几乎三天一章,但是不急,第三轮复习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天可以看三章。

      特别强调,英语单词用在间隙时间看。这样可以间时复习,也不浪费正式复习时间。看教育学心理学累的时候可以拿出英语来松弛大脑,换个口味,也不失一种好的休息方式。还有,每晚睡前要及时复习。

      第二轮复习:读真题,抄书。

      第二轮复习一开始就应该看真题了,真题便于有的放矢。浏览一遍真题后,大概知道真题的出法以及它在书目中的位置后,将教育学心理学阅读第二遍(精读)。如果说第一遍读书是初识概貌的话,第二遍就应该数遍该书的每根骨头。应该把书的大体内容抄下来,当然,不是一字不漏地抄,而是抄关键性的字句和勾勒书目轮廓。应将之抄在正式的笔记本上,这个笔记就是第三轮复习的重要依据。抄书是真理,笔者当年考全日制研究生的时候把书抄了三遍,这方法不是我发明的,而是研友的成功经验。

      在抄书看书的时候,记得做第二遍章节练习。那些题虽然不如真题准确,不如真题有针对性,但它可以检测每章中复习情况。

      仔细看真题,看真题答案,研究答题方法。还有就是在做选择题、填空题的时候,一定不要把答案直接勾选在题目后,而是写在草稿纸上,这样方便一遍一遍地重复做。教育硕士联考题跟公职雇临考试不一样,它以主观题为主(考回忆,而不是考对知识的再认)。所以光记文中的关键字是不行的,一定要记住每条每点内的具体内容,这样方便在论述题中举例阐述。

      还有第二轮中已经可以背书了,这时候背书不要求非要记住,但是口耳并用后会加深印象。

      第三轮复习:背书,背笔记,仔细看真题,背真题。

      最后一轮复习中,一定要发动“背功”。

      从第三轮复习开始,就可以早起了,早晨的记性最好,一定要早上6:20起床背书。只有背诵过的东西才是记得最牢靠的,光理解了都不算。到了最后,你看真题的时候,几乎可以预测出今年会考什么了。晚上睡之前也要背书,把当天复习过的章节全部重新背一遍,大声朗读,一句一句读清楚,读顺口。晚上睡前的40分钟内完全可以把当天复习的四五章内容全部背完的,没有问题。第二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也是重复背诵。

      真题要认真分析。如果做错题,请找到犯错原因。

      看英语真题的时候要对照解析,看阅读的理解的中文翻译,很多时候你的翻译跟真正的意思会有差异。在做真题以及正式考试的时候笔者建议先做阅读理解,那时候刚上考场脑袋思路清晰,精力充沛。而前面那个对话,分值比较高,并且很迷惑,很多时候笔者都要被confused。

      就这样,把书看三遍,抄一遍,背三遍,真题做三遍,背两遍。没有问题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在职教育硕士应该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备考了吧。在考试阶段,考生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没有关系,考生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有所收获。现在在职联考正在进行网上报名,希望考生不要失去这次报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