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容易,一个寝室的8个女生同时上研究生更加不易。黑龙江大学A区7栋“208”寝就因出了8个女硕士,被同学们称为“最牛考研女寝”。近日,因升研成功率100%,到“208”寝学习经验的人络绎不绝。“前两天,我们看到长春理工大学的理工男在微博上晒‘最牛男寝’,说全寝6个男生都上了研究生。我们有8个研究生比他们还‘牛’!”昨天,马晓潇调侃地对记者说。
“208”宣言:“考研不息,学习不止”
“208”寝的女生,最大的26岁,最小的21岁,6名学哲学,2名学中文。“从入校第一天开始,我们8个人就约好都要考研,”冯静说。正因如此,“考研不息,学习不止!”便成了“208”寝室不成文的宣言。正是这个宣言,马晓潇考取了山东大学哲学系,王雪松考取了上海东华大学哲学系,王兴辉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窦青霞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冯静、杨畅被保送至黑大中文系,张贺、王燕被保送至黑大哲学系。
“最牛考研寝室”的秘诀是什么?“坚持,坚持太重要了。有时候需要自己和自己抗争。”姑娘们答。因为考研的过程太枯燥了,一定得坐得住。
考研这一年,8个女生早出晚归,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觉。图书馆、教学楼和自习室里都留下了她们刻苦学习的身影。如果有人懈怠,其他人就会一起打气。正因姐妹们的互相监督和督促,给“208”寝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学风。
由于寝室里有中文、哲学两个专业的学习,她们相互推荐各自学科的好书。4年下来,8个人的文学、历史、哲学功底都学得不错,对她们考研也大有裨益。
支教、旅游、兼职、考证,“208”全行
如果你以为8个人除了学习,别的都不行,那你可错了。
马晓潇和杨畅利用大二暑假,到贵阳新场乡支教,教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和英语。支教结束后,二人游遍了大半个中国。贵州、云南、江浙、山东等地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晓潇说:“我喜欢旅游,旅游可以开拓视野,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由于8个人中有7个贫困生,所以打工、兼职几乎成了“208”的必修课。课余时间,大家有的到公司做行政,有的在超市勤工俭学,还有的到花店帮忙。大学4年,马晓潇还考了心理咨询师,杨畅和王雪松参加人力资源考试,冯静修了中文和会计双学位,王燕和王兴辉是游泳健将,张贺则考取了驾驶执照。
“光棍节”去“日租房”做大餐,现在想找男朋友
大学期间由于绝大部分时间忙着学习,“208”寝现在有6个人还是“光棍”。“现在考研结束了,我们现在的头等大事儿就是找男朋友。”说完姑娘们不好意思地笑作一团。
回首4年大学生活,“208”寝最疯狂的事儿就是在每年的“光棍节”,8个人一起到“日租房”下厨,每人做道拿手菜。黑龙江的做炖排骨、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湖南的做剁椒鱼头,山东河北的做西红柿炒鸡蛋、水果沙拉。吃饱了,姐妹们会一起去K歌。
现在,“208”寝的8个人要在5个不同的城市读研了,但她们说:“我们最好的青葱岁月都留在了黑龙江大学,都留在了‘208’寝。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还会共同面对。因为我们深信,越努力,就会越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