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一月联考 > 热点资讯 >

    咸鱼翻身辞职考研 自当全力以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大学毕业天天跑招聘会、投简历和面试,到后来的工作……也许在职业中遭遇了瓶颈,或是为了更好的晋升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员欲辞职考研。

      不少毕业生陆续“回炉”来考研,“我的同学中参加工作后很快离职,重新投入学习,准备考研的不少。”小施说,他所学专业目前已经有3名同学回学校复习了,其中有两人准备继续冲刺上海交大,去上海租房子了。还有一名同学虽然现在没有辞职,但已经叫他帮着打听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的事情了。这位在南通工作的同学说,他在一家钢构企业上班,但企业地点非常偏僻,生活不便,出去买个东西都要骑电动车半个多小时。这让像他这样一直在城里生活的“90后”非常不适应,所以他也要加入到回来复习“考研一族”之中。显然,如今高校日渐开放的教育资源,给这些“回炉”的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宽容的环境,为他们带来了学习的便利。

      辞职考研寻求改变为了更好地工作与生活,青阳曾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才生。之后进入一家不多的外企。可在一年前,他毅然决然的辞职觉得啊、考研。青阳的想法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不过有些朋友担心他的决定过于草率,毕竟现在好工作难找,辞职前需要理性思考。“其实我很理性,应该先储备知识、技能,再学经验,才有所建树;而不是没知识、没技能,却在混经验。不辞职在原地白白浪费青春才不理性呢。”之所以不甘于此,大概和所处的朋友圈子有关。青阳说,自己的很多高中同学都出国留学,或者在知名大公司就职,同学聚会的时候会有压力;这种“群体压力”是很多人选择自我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辞职的刹那,压力陡然而至,家人,友人,爱人,同事,有的嘲笑,有的腹诽,有的怀疑,有的支持……总之考研决定已经下,下面就该实施决定。刘晓毕业七年后,决定辞职考研。刚开始的复习,除了兴奋,压力很大。人生地不熟,而且在南方浮躁的城市工作了几年,再辞职去考研,能否静下心来学习,能否坚持下来,都是问题。高等数学已经扔了七年,英语也早就还给老师了,以这时的基础和状态,在刚刚坐回书桌前时,真正体会到了心里没底的感觉。

      最初的学习相当吃力。,我连最基本的高数求导公式和罗必达法则都要从零开始学习。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到熟练,我把高数、线代、概率、数理统计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地复习了两遍后,开始按考试时间做历年真题。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我发觉数学复习其实是有偏重的,虽然考点面面俱到,但一结合自己的实力就知道强项弱项何在,我真后悔没有早点研究真题。英语拣得更是辛苦,我从背单词开始,一边做阅读,一边练习翻译、完形填空,慢慢找回感觉。我每天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的考研大纲单词手册,每天早晨看半个小时左右,中午再复习一遍,睡午觉时一边回想着刚刚看完的单词一边入睡。可能是太疲劳了,我常常只在想起6、7个单词后就睡着了,其他单词只有在梦中相见了。单词手册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当字典用,做阅读时遇到生词都在里面查,查到了,说明这是考研大纲里面要求的,重点背;查不到,说明这是一个超纲词,一略而过。一本小手册,几个月下来被我翻得又破又旧,做阅读也渐渐顺手了。”他认为,考研重在坚持,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我想,这世上很多路一旦你踏上去了就不能再回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之努力并且坚持,坚持到无法坚持的时候,你还是要坚持。为了我深埋心底的对校园的眷恋,为了回报父母的拳拳爱心,我始终告诉自己要咬紧牙关坚持,梦想就在咫尺之遥,触手可及。

      硕士准毕业生分享:读研,因磨砺而深刻

      ,硕士生刘苏层也是辞职考研的一员,今年即将毕业。他表示,刚到北京的研究生生活,是相当放松的。但没过多久,就发现不对劲了。由于是调剂的学校,专业也有所出入。现在学习的这个专业,很多东西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缺乏相应的基础,理解起来非常费劲,而且,经过几年的工作,我已养成做实事的习惯,比较偏向于实际,能很快体现出效益的东西,但这门学科,更强调的是理论和抽象化的公式、算法。这让理论基础不是很好的我,一时有点茫然失措。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迷茫,回想起自己考研路上的艰辛,我不能就这么轻言放弃。我意识到自己必须振作起来,拿出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既然无法改变一些事实,那我们只有朝好的方向努力,而不是自暴自弃。每个人都是担着一定责任来的,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我们。专业不对口,就更需要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把准备功夫做在前面。

      我调整心态,恢复斗志,认认真真上课,踏踏实实学习,碰到问题,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由于一些课以前没有基础,为了便于理解,我还额外地旁听了许多课程。平时我也主动找来许多参考资料和相关文献,细心研读。同时,我还踊跃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科学,以使我对整个行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对专业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发现原来这门学科也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当有一定基础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好理解起来,学习也成了一种享受。正应了那句:兴趣是可以慢慢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