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网络教育 >

    教育培训的电商路径

      小李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软件工程师。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参加工作将近 6 年以来,他时常会参加各种在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最开始的一次,是 2006 年夏天毕业找工作,小李自费报班参加了北大青鸟在北京顺义的思科网络工程师课程集训。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小李又根据职责要求,陆续参加了两次培训。无一例外,都是这种封闭式的实地集训。今年 8 月份,刚被提为部门主管的小李参加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四次进修。然而这次,他选择了直接在家,通过网络课程来学习——如今包括达内科技、北大青鸟、央邦在内的许多 IT 教育培训企业都开设了网络课程,小李之前对课程的体验十分满意。

        优势互补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迅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也在改变着教育培训行业的商业模式。

        目前教育培训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互联网企业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企业转型;另外一类是教育企业借力互联网快速发展。但纵观市场目前的发展态势,教育培训企业虽多,但是能与互联网很好结合的企业所占比例不高。

        互联网与教育培训各具特点,看似毫无共通性。如,互联网是属于快速运行行业,一旦过慢就会缺乏创新性,而教育则属于慢运行行业,一旦过快就无法保证质量;其二,互联网行业是创意拉动技术去实现,而教育则不是,是创意需要依靠密集型人力资本团队去实现。步伐、格调的不一致增加了二者相互结合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培训企业会失败于网络化道路。

        尽管如此,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机构发展也并非没有路径。首先,互联网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这是因为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技术,换言之互联网就如同人类的血液循环系统,它可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部位,大脑乃至末梢神经。该特点可以帮助教育企业进行流程管理、次序管理的梳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它赋予了教育培训行业无限想象空间,可以将很多创意在该平台上实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育机构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标准化授课。教育培训机构的快速发展,难就难在标准化,因为创意需要人完成,人的复制往往成为标准化的阻力,造成内部复制困难,制约发展速度。教育培训行业如果想升级,实现现代教育企业的转型,需要借助互联网对内部神经系统进行构建的同时,搭建创新平台,并借助互联网实现标准化内容体系的复制。

        “如果这三点都能实现的话,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的抗风险性会大大增强。”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薛建国如此认为。现在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不是过去的那种低水平就可以加入,拥有一个店面就可以挣钱的状态了。教育培训行业的整体局面已经开始发生改变,在品牌日益显得重要的时代,企业自身的规范性就更加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的运营与渗透,与培训行业方方面面进行结合,完成企业的升级与产业的突围之路。”

        把握学员需求

        在信息化更为快速的今天,每一个企业都会不断地面对不同的选择,当企业需要做出选择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哪种选择更适宜于学员的需求,会更有市场。教育培训企业在利用互联网成长、突围之时,最重要的仍然是要把握学员的需求。目前,双方结合最多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开展线上教学。这其中既有大势所趋,也有自身发展的需求。

        以华图教育集团为例,华图在开展培训课程之初也是从线下教育开始,随着时间推移,华图的线下课程越来越受欢迎,学生也不断提出新要求。由于面授课程受时间与空间上的制约,学生提出希望能够让自己听课更加自由、方便。因此,华图开始涉足网络课程,将面授课程录制下来,制作成视频文件上传到网络,作为一种补充形式满足学员的需要。

        “这种形式到了 2008 年,发现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华图教育集团总裁于洪泽告诉《新领军》记者。在与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华图经历了短暂的试探后,开始思考网上学员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受欢迎的线上课程到了网络就不好使了?”

        “2008年,我们对使用互联网的学员的行为进行了认真梳理,寻找他们的特点。发现学员之所以会不满意,就在于我们所提供的课程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特点。”于洪泽回忆道。对于面授课程,上课的老师风格各异,有的喜欢穿插风趣的内容,让课堂更为轻松;有的则从始至终都是在讲解内容,气氛沉闷。但由于面授课程具有约束性,即无论你是否喜欢老师的讲解风格,都会在那将课程听完。即便课堂气氛沉闷,也会因内容值得学习,强迫自己听完。但网络课程则不同,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自由,也造成了约束性差的特点。一旦某位学员不喜欢老师的讲解风格,就很难持续听讲,造成学员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