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热点资讯 >

    “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好在哪?

      "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都要做到‘三个严禁’,也就是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有 关规定的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等非法就业信息,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

      距离教育部这份通知下发不到3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5月6日发布的政府雇员招聘公告,明确要求学历为"985""211"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经过媒体报道后,5月9日发布的新公告里,去掉了对于"985""211"学校全日制本科的限制。

      从高校研院到企事业单位,为什么都要强调"985""211"?"985""211"院校毕业的学生好在哪?

      "985""211"=更好的人才?

      分数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但是,高考是相对公平的标准。

      谁也无法否认,高考完成了第一轮的人才筛选,筛选的直观结果是,一部分学生去了"985""211"高校,另一部分进入普通公办高校,分数更低的学生去了民办院校、大专和高职。

      经历高考的洗礼,再经过大学4年的重点培养,"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和其他高校的学生,果真泾渭分明吗?

      "挑战杯"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它是全国大学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拼的平台,而在赛事上有所斩获的,大多数是"985""211"高校及其学生。在第12届"挑战杯"上,获得"挑战杯"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优胜杯"的22所高校中,仅有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扬州大学3所高校是非"211""985"院校。30件特等奖作品中,获奖大学生大部分来自"985""211"院校。

      除了整体实力的差距,更让研究生导师深有感触的是学生在细节处的差异。某历史系的导师问一位从地方院校考过来的研究生:"你本科时读过哪些历史书籍?"学生的回答:"《江青传》。"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田荷珍教授很欣赏一些来自小地方的学生的刻苦精神,但她也发现本专业个别外地考来的学生,居然连沸点可以用仪器测量都不知道;有的读了4年化学专业,直到参加研究生复试时,连紫外线、红外线都没看过,更谈不上动手做实验了。某物理研究所的博导说:"我现在只招北大的学生,其他院校的一概不要。"他称自己并非讲究门第之人,曾经带过河北师大、江西大学等学校考过来的研究生,"只要你能考上,能得到我的认可就行"。但后来,他察觉到一些问题:科学研究需要理想和迎难而上的精神,而"一般院校考来的学生没有这种理想,认为能到北京,就已到了人生最理想的境地,没有更高的追求,而是忙着谈恋爱,最好找个北京人。这样的研究生带起来没什么意思"。

      "我本人不太喜欢那些地方院校只会死读书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副教授侯玉珍老师坦言。她已经带了10年研究生,在近20个研究生中,有16人是外地生源。

      很多高校研院的老师不太喜欢从地方二本、三本院校考上来的学生,这类学生被贴上了"考试机器"的标签,一位导师坦言,这类学生存在着知识面窄、缺乏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尤其是山东著名的"考研基地"——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甚至被众多北京高校研院联合抵制。

      为什么"985""211"院校的学生看起来似乎更优秀?因为与普通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相比,"985""211"高校在政策、资源、资金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更优质的学习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中通常所说的"教育拨款",分为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多年以来,中国对高校教育经费拨款的基本依据一直是在校学生数量。教育事业费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基本上依据在校生数和生均成本确定,现在的水平是每个学生拨款1万元左右;专项补助则依据学校特殊需要申请。基本建设投资,经常性部分按规定的生均固定资产缺额和高教基建拨款总量限制来确定,限额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另行报批。

      而加入"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所获得的教育拨款可不止这些,例如"985工程"(一期)中,清华、北大所获拨款有14亿之多,其余高校,多则10亿,少的也有4亿。

      在北京高校圈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当初巨额教育资金投入学校的管理层,手头上没有储备项目可供投资,所以拿到拨款后就"提着钱袋到处找项目"。陆续获批的高校,情形也大同小异。"这些学校从来都没有想到过会拿到这么多钱,结果最后大都用来搞了校内基建。"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善迈说。"比照我在日本和美国的多年留学体验,某种程度上说,北大、清华的校园现在已经过于美轮美奂,更别说两所大学校园的硬件现在仍在升级。"对外经贸大学的贾保华副教授说。

      社会助学奖学金对"211""985"这样的院校是相对倾斜的,一些普通高校可能不会有太多社会助学奖学金,但一些"211""985"高校社会助学项目会有几十个。教学资源方面,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多集中于"985"高校,国家实验室也如此。

      同时,"211""985"高校在人才教学、培养上不遗余力。北京大学设立学生创新研究基金,对本科生创新科研进行资助,不少同学在本科阶段就崭露头角;清华大学本科生中推广"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鼓励学生跨专业选题,早日进入专业领域。该计划实施后的3年中,共设861个项目,有300多人取得"SRT"计划项目的课程学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1999起年实行大学生研究计划,当年便有60多名本科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南京大学在获得"985"资金投入后,砸700万元建立了7个学生创新工程基地,5年中,这个地基的本科生发表SCI论文近400篇,其中80多篇为第一作者……

      在高校老师的招收上,越好的院校越严苛,除了学历中本科、硕士、博士均为"985"、"211"大学外,还要有留洋背景,否则免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设计学院的副研究员王积龙,是国内研究"环境新闻"为数不多的学者之一,但是由于没有留洋背景,一直未获得晋升。

      此外,俗话说"看一个人是否优秀要看和谁在一起",‘985’、‘211’高校的就业层次一般也要高于普通高校,很多企业看重‘985’‘211’高校学生背后的资源,这可以连成一张大大的关系网,相互提携。

      "门当户对"研招联盟的屏障

      高校研招中,一直都有"门当户对"的"潜规则",一位负责研招的"985"高校老师透露:"‘985’‘211’院校更愿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若是录取了普通院校的大学生,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下嫁’。"

      2011年4月,18所高校签署了《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框架协议》,这被称为"卓越联盟"的18所高校之前只在高考自主招生中有合作,后来深度合作推及到本科生"保研"。他们将在本科生推荐免试工作中拨出专项名额进行校际间1∶1互推学生。

      早在2005年,西部地区实力最强的16所高校为加强研究生招生,组建了西部高校研招联盟。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周云教授称,高水平大学间的生源能够互相吸引、互相推荐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毕竟各高校教育资源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一样。

      西部高校研招联盟(W16):西安交通大学(211、985)、西北工业大学(211、985)、四川大学(211、985)、重庆大学(211、985)、兰州大学(211、98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985)、电子科技大学(211、98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西南交通大学(211)、西南财经大学(211)、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211)、西北大学(211)、西南大学(211)、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211)。(表格)

      联盟内高校相互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到成员高校攻读研究生、鼓励本校学生报考联盟成员高校研究生,并在一定条件下优先录取、互相接收成员高校学生。对于联盟成员高校学生来说,是件利好的事情,可以少联系一些高校,而且成功率大大提高。这样的强强联合改善了强校的招生状况,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学生上升的渠道,造成了弱校更弱的局面。如非生源互推联盟高校学生进入这18所高校的几率降低,保研保不了,考研复试和调剂时高校也优先考虑来自联盟内成员的学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部高校研招联盟院校的外推生在国内某知名论坛上发帖称,自己已获得了清华大学的接收函,却只因学校外推范围限制在高校联盟中,只能无奈选择放弃。

      "985""211"=更多的政策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做过一个调查,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有90%以上都毕业于地方非"985""211"工程高校。这些生源根本无法满足研究生院校招生、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但他们仍然努力争夺。

      "你都不知道我们招生有多大压力。"某西部"211"院校研招办主任透露,"我们必须招到优质的大学生,名额招不满或者学生质量不高,甚至招生中非‘985’‘211’院校学生招得太多,我们的招生计划都是要调整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挂钩学校的科研经费。现在我全国各处跑,就是在‘985’‘211’院校抢生源,‘抢’学生啊。"像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为了吸引优质的学生,都在提高补助金、改善住宿教学环境、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学习环境。高校追求好生源的心态不难理解。对高校来说,研究生生源质量下降,意味着科研进度放缓,那学校所获批的科研经费就会变少。自然"985""211"院校的学生就成为高校追捧的目标。无独有偶,招聘单位况,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学生上升的渠道,造成了弱校更弱的局面。如非生源互推联盟高校学生进入这18所高校的几率降低,保研保不了,考研复试和调剂时高校也优先考虑来自联盟内成员的学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部高校研招联盟院校的外推生在国内某知名论坛上发帖称,自己已获得了清华大学的接收函,却只因学校外推范围限制在高校联盟中,只能无奈选择放弃。

      对"985""211"的青睐,也有相似的理由。

      三线城市的企业,招到"985""211"院校的学生,政府会给企业和学生一些补助,甚至有政策方面的倾斜。去年,在江苏省太仓市就业的"985""211"院校学生,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起,3年内,可享受由政府支付的租房补贴,标准为本科每月500元,硕士每月800元,博士每月1000元。企业也会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接见、媒体的宣传,进而有政策的倾斜。"招聘的时候只要‘985’‘211’院校学生,也会显得我们公司‘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我们对员工做过调查,入职3年后,‘985’‘211’院校学生升职率很高,对公司的贡献更大,也更稳定。"在国企从事招聘工作5年的刘先生说。

      择优,算不算歧视?

      其实,研院、招聘单位所有的行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诉求:对优秀人才的渴求。

      "只要‘985’‘211’院校的学生",这个方法看似武断,但在从事招聘的人员看来是"简单、粗暴、高效"。北京某民办院校招聘辅导员,只要4人,却报名了三千多人,显然,无法让三千多人一起笔试。该校人事处老师透露,他们只做了3次简历筛选,第一次是本科和硕士均为"211"或者"985"院校,第二次是必须为党员或预备党员,第三次是有相应的学生工作。最终留下三百多人参加笔试、面试、实习等一系列类考核环节。

      这意味着,择优并不是不计成本的。在教育部出台禁止歧视非"985""211"院校的学生后,面向企业人力资源的网站就发布了提示,提醒在撰写职位描述时注意这一通知,不能写"985""211"甚至提及学历标准。很多研究生院也在着手修改下一年的复试与调剂标准。虽然在这个前提下,某些非"985""211"的杰出学子也可以获得一个面试机会,但在择优成本不变的前提下,仍无法解决本质问题。企业的人力资源职员、高校研招办的老师不可能与每一个学生深谈,不可能做到沧海淘珠,不遗寸长,他们必须在固定经费、人力的前提下,选择到最合适的人。因此,有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坦言,即使职务描述上不写,收到简历后也会按此标准筛选参加面试人员。

      另一方面,学历证书在当前社会仍起着明显的评价作用,从很大概率上、很大置信度上判断一个人的素质与能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研院根据学历证书给出一个事前筛选标准,绝对不是企业招揽人才的最好方法,却是一定成本下到达一定效果的最好办法。

      事实上,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企业录用员工必然有一定甄选标准,这些标准都难以被界定为"歧视"。那么哪些算是合理选拔,哪些算是"歧视",哪些属于合理自主,哪些违背了就业公平的公序良俗?

      国际劳工组织在1958年通过《关于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和建议书》,公约中对"歧视"下的定义是:根据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所做出的任何区别,排斥或优惠,其结果是取消或有损于在就业或职业上的机会均等或待遇平等。现在,一般欧美国家通行的标准是,雇主必须举证提出的录取条件与岗位直接相关,否则就是歧视。而我国2008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就业促进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并未提及"学历"。

      即便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仍远远不够。通知有了,但是没有明确违反的后果,法律约束力最强的首先是法律,其次是行政法规,第三是部门规章,第四是红头文件,这个只能算是红头文件,没有强制性约束力,到了地方上往往变成一纸空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择优成本的隐忧。

      学生希望获得公正的对待;高校、招聘单位期盼获得优秀人才,又必须兼顾成本;"985""211"是优秀人才的象征之一;法律条文并未明确规定……种种矛盾之下,"仅限‘985’高校、‘211’高校""‘985’‘211’优先"是否该归为歧视的争论,就像在没有规则的擂台上,站在不同的立场进行辩论,各执一词,各自委屈,归于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