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热点资讯 >

    复旦大学全面施行本科住宿书院制

      书院内各专业混住、导师制、学生自我管理会等制度 旨在探索“全才教育”模式

      今年,复旦大学的书院制施行,本科生公寓按区域划分成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个书院,每个书院有相对独立的区域,书院内的住宿安排,基本按照大类融合和学科交叉的原则。入学的新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申请书院。

      住宿需“自管会”批准?

      复旦大学实施的“书院制”取材于耶鲁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微博)的管理模式。新生入学开始就会按住宿公寓归属不同的书院,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管理的“圈子”。书院里不再分专业和系别,学院的日常运作由“自管会”进行协调管理。自由组织各类社会活动,可以提供不同的社会实践,可以民主决定自己书院的风格、特色。

      走进希德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露天咖啡吧。在这里,师生们可以随意喝喝咖啡、聊聊天,楼内除了有学生的宿舍,还有健身房、书吧、图书馆、谈心室、导师办公室等。学生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这些窗明几净的环境里学习、休闲娱乐。室内的布置完全由学生们自己设计。

      自管会由学生自主产生、自主运行,自主设立各职能委员会。希德书院第一届自管会主席,已是大三的付宇说,一年来的自管会工作,尽管过程艰难,但很开心,因为现在的公共空间的咖啡吧、图书馆、阅览室已经由同学们管理得有声有色。

      “学生很乐于去里面学习、看书。阅览室没有人监管,至今没有丢过书。现在去咖啡厅已经成为希德书院同学的一种习惯,大家喜欢下课去那里交流。”谈起这些付宇很自豪,“这些都是得益于我们公开招标,分别有三个学生团队经营管理。”

      书院制没有改变生活?

      复旦今年的大一、大二学生共6000余人,将入住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5个书院。

      也有学生认为,学校此举只是打乱专业住宿,实际对他们的影响并非外人想的那样大,书院更多地停留在生活和楼宇层面。书院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还有同学认为书院制让同班同学关系淡了,有的同学则很怀念大学一年级的书院生活。

      付宇说:“也许这和个人性格有关系,但不能就说这是打乱专业住宿的结果。”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实际上我们一个宿舍还是同一专业,只是一个单元里有不同宿舍专业不同。我学的是社会学,旁边有心理学和核技术,表面上我们没有共同话题。但书院可以营造一个平台和机会。比如前段时间发现上帝粒子,我完全不懂,但隔壁核技术的同学懂,这样我们可以互相请教交流。如果宿舍楼都是同专业的就没办法这样了。”

      导师制促师生交流?

      复旦大学目前书院的导师学生比例由原来的1:40变成1:8。

      “书院可以把若干的专业或者全校的资源糅合一下,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老师,导师制可以让学生更多和老师交流。”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赵强说。

      赵强说:“我所理解的书院生活,也就是融合跟自由选择。书院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跟学生之间的对话,高年级学生跟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甚至老师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老师非常自由地选择我想教给学生的东西,学生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我想参与什么东西。”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解释说,“书院生活和专业学习并不矛盾。学生入校后,属性有两个。一个是在专业院系的属性,他的专业学习。另一个是书院属性,这是他的住宿空间,包括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