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历教育 > 名师指导 >

    名师指导: 临考却乱阵脚的考生

      连日来,不少家长通过QQ和热线电话与记者沟通孩子考前问题。考前的问题不是要考多少分数,而是孩子的心理状态很差。孩子一向成绩不错,在班上都是前两名,偶尔一次考了第三名,孩子就十分沮丧。

      记得高中会考时,考了个全年级第四名,孩子哭得死去活来,肖先生看到了,也忍不住跟着一起哭。孩子有上进心没有错,就是不接受自己失败。今年过后,孩子就一直不在状态了,紧张的情绪,影响着孩子的衣食住行,吃不下睡不着,脾气还很怪。如果调整不了自己的考前情绪,很有可能影响到高考的成绩。

      “孩子每次遇到大考都会生病,或是考试过程中总是想上厕所!”家长苏女士说,孩子的这一特点从小学持续到高中。其实孩子平时的成绩还不错,就是遇到考试就会生病,不是感冒就是肚子疼,或是呕吐,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考前紧张造成的吗?最近的几次模拟考试,分数也一直不太稳定,主要就是他的几次感冒,影响到考试。作为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

      “考前生病、想上厕所、难以面对失败等,都是常见的一些考前紧张情绪!”遵义市第十一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尽说道,每年临近中高考期间,不少同学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考前考中考后焦虑心理,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在考试期间心理上的紧张、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情绪比如“怯场”,会手脚发抖、僵硬、头脑一片空白、尿急等。在这段时间,可给孩子做一些训练缓解压力,待真正应考时,就能应付自如。此外,身临其境的考生需要减压,家长更需要率先稳定情绪,尤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紧张感。

      有很多平时学习不错的同学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必须考上大学!考不上就死定了!其实正是因为认知方面出现了问题,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绝对化”的心理,会加大内心的压力。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更多的压力来自于家长和学校,来自于自身的却很少。所以,首先要从认识疗治出发,认知可改变行为。在这一阶段,还要作更多的思考和规划,除了大学还有很多路可走,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好心理准备,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呢,还是复读等等,以增强信心,杜绝用“考不上大学什么也没了”“考不上好大学,就意味着没有好工作”等消极的语言暗示自己;其次,消除大脑中的错误信息,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和一两科考试失误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同一个想法或行为,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成为习惯性想法或行为。

      在这里教给同学们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如在考前或每晚睡前,坐在凳子上,微闭双眼,反复3-4遍对自己说一些有用的话,如“不要紧张,我应该放松。”“尽我所能地学习,不管结果如何!”自我暗示后稍有镇静,全身放松,双手放在膝盖上,慢慢地深吸气(腹式呼吸),同时自己会感到呼吸、心跳正常。有时也在开始的自我暗示后,按摩前额,按揉太阳穴,动作要慢一些,此时再鼓励自己:“现在一切正常,我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