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同等学力 > 名师指导 >

    同等学力申硕考生考前“三不”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不仅是一场比拼智力的考试,还是一场比心理的考试,很多考生可能做好了很多的备考工作,但是就是由于自己的心态不稳定,所以才没有通过这项考试,所以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对考生来说十分的重要。尤其是临近考试的时候,考生更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下面就是在职研究生网总结的同等学力申硕考生考前“三不”,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不:期望过高定位失当

      渴望在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愿望一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以致屡战屡败,信心受挫,最终导致心理失衡,考试失常。

      有的考生在之前的N次考试中都“折戟沉沙”,因此下决心要在在这次考试中一雪“前耻”,给自己定下了考试的目标分数,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这并不是说不要给自己制定目标,目标必须要有,关键看你制定的目标是否恰当,是否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对于同等学力申硕考生来说,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指望通过三两个月的苦熬就能一鸣惊人,功成名就。要学会给自己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淡化名次观念,认定目标,潜心钻研。

      二不:患得患失自乱方寸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是一场心智的竞争和较量,能否在考场上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否做到气定神静,心无旁骛,对考试成败至关重要。竞技场上因求胜心切,患得患失而导致失误甚至丧生的例子并不少见。

      瓦伦达是美国伟大的高空绳索平衡专家,他曾在高空钢索上进行过无数次成功的表演,但是在最后一次、也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次表演中,他却从钢索上坠地身亡。事后他太太回想说,她知道这一次他一定会出差错,因为他不断地说:“这次只许我成功,不许失败。”瓦伦达的悲剧就在于患得患失,方寸自乱。

      关键时刻,成功和失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竞技场上如此,考场亦如此。同等学力申硕考生要想在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就必须努力做到摒弃杂念,专注一点。而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培养。

      三不:死缠烂打不知进退

      学习要有一股钻研的精神,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但在考场上却必须讲究点策略,当进则进,需退则退。如果面对难题死缠烂打,一味蛮干,那就很可能空耗时间,错过本可得分的题目。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试卷命题面对的是全体考生,每个考生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迎考策略。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可能获取的分数。在此原则之下,能拼则拼,当舍则舍。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精神虽说可嘉,但却未必可行。因为考试总是要有区分度的,以考试获取证书的职称、注会考试更是如此。有些考生正因为死抱着这种不失“一城一地”的想法,一旦考试中遇到难题,要么心慌意乱,一败涂地,要么纠缠不休,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最终难以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选择是一种艺术,放弃也是一种艺术。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一气呵成地完成一张试卷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应该对考试中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为了全局,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局部的放弃,是必要的,也是明智的。当然,学会放弃并不等于遇难即让,无所作为。面对困难,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放弃,这和缴械投降有何区别?还有什么策略和艺术可言呢?

      考试中有胜利者,就有失败者,所以考生不要太看重这项考试,也不能不看重这项考试,应该以正确的心态看这项考试。我们在考试过程中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一定要沉着应考。希望所有的考生都可以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