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等学力考生参加这项考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拿到学位证书,但是只为了拿到学位证书,考生就容易忽略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也容易给自己一些过大的心理压力。其实考生更应该重视的是在校学习的这段时间,人在工作以后还有多少时间可以重返校园进行学习,就算考生没有成功申请到硕士学位,但是考生收获到了知识,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收获了。下面在职研究生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同等学力申硕这种报考方式,希望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帮助。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全日制的学生相比,属于边工边读,没有和在校生一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论文。和参加10月份考试的在职研究生相比,学习阶段和导师指导阶段又是分离的,导师只在论文答辩阶段给予指导。而10月份的考生在通过考试后,学校就会分给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两个导师共同指导。相对来说,到论文答辩阶段撰写的学位论文更有质量保证。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道路会比正常的申硕路坎坷一些,但是获取的知识和那些最后获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是相当的。因为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会拿出和在校硕士生同等水平的师资力量分配到同等学力的研究生课程班,同等学力的学生同样可以受到与其他类别研究生质量相当的教育。对于10月份的考生来说,5月的考生可有更多的选择。10月的考试侧重专业型硕士,而5月的侧重学术型。这就圆了多数在职人员的考研梦:这些人想通过全日制的考研获得学术学位,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学习、备考。
由于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享受同在校研究生一样的课程学习,考生应该更重视过程的学习。通过研究生课程学习,这些在职人员可拓宽视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效地将知识转化成职业能力。
同时,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更要看重知识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学位结果。有精力有恒心的考生,可以在学习中逐步积累、沉淀,加倍努力,多发表学术论文,在获得申硕资格后可多与导师沟通,获得更多指导,争取论文答辩一次通过。如果有些考生最后没能如愿以偿申请到硕士学位,也不必自怨自艾。在两三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收获了知识。
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总是会有一些遗憾,有些考生害怕这些遗憾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一直不敢报考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其实有时候考生不用过分的追求结果,有时候过程比结果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