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高端人物 >

    何志毅:MBA教育“洋土”结合新形式

        

       

        新华都商学院执行校长何志毅

        新华都商学院是由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捐资成立的商学院,崛起的速度十分快,而且与其他高校相比较,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大不同。11月2日,新华都商学院执行院长何志毅宣布:“采取“学业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教学方式”,进而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创业MBA教育的“洋土”结合新形式:

        “如果说以往商学院,尤其是商学院创业MBA教育用的是“洋”办法的话,那么这次,新华都商学院是要用“土洋结合”的形式,真正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实践”的创业专业型人才。”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向睿智的何志毅教授幽默地介绍了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项目的办学特点。

        何志毅教授表示:“侧重理论、偏离实务一直是传统商学院的缺陷,而这也是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项目在办学时所重点突破的地方。”何志毅在谈到创业MBA未来发展时表示。基于学界名师与业界精英团队,新华都商学院启动了“学业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培养模式,并特别成立了创业MBA企业导师委员会,邀请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先生担任企业导师委员会主席。企业导师与学业导师共同研讨制定课程体系,让MBA教学紧扣工商管理实践。不仅如此,企业导师还将为每位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并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研究项目,努力根除传统MBA教育脱离实践的弊端。

        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授课模式上,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项目都已经形成了全球视野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而记者从新华都商学院的资料上也了解到,除了费尔普斯和蒙代尔两位诺奖得主外,新华都商学院还将邀请第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共同打造创业MBA项目。以两岸三地一游学模式、“学位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以及各大企业实地案例教学为特色,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已经形成了全球化培养和实践融合的“双引擎驱动”。

        创业MBA教育报名进行时:

        新华都商学院虽然刚成立,但在创新与创业领域却早已先行一步。2011年5月,该院成立了创业与创新管理案例研究中心,综合前期所作的研究,完成创新案例的建设。此外,学院整合全球顶级资源,开展创业与创新研究项目,其中,新华都商学院院长、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牵头的全球创新力指数研究,就是基于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多年来在评价国家创新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而进行的研究项目。

        新华都商学院的资料显示,在费尔普斯院长率领下,新华都商学院还开展了青年创业领袖公益教育培训项目,帮助成长中的创业青年成长为未来的经济领袖。凭借着地处东南、面向台湾的地理优势,新华都商学院在2011年与台湾政治大学商学院签订了“海峡两岸创业精英”培养计划,联合开办“创业与创新研究生课程”,旨在培养积极主动、敢于创新的青年才俊。

        据悉,2011年是新华都商学院创业MBA教育的元年,首批招生将于11月展开。商学院计划同时面向国内和海外招生,为更多拥有创新潜能和创业激情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系统化的创新与创业教育。

        创业MBA:教育与经济的双赢:

        新华都集团副总裁仇非在发布会上宣布:“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将为创业MAB学员专门提供2000万元创业基金,帮助学员的创业实践。”据悉,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华都商学院同时宣布,将与私募股权投资家联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新闻发布会当天,双方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创业MBA学位点的设置有两个层次价值:一是在教育层面,将弥补我国教育体系在创业与创新教育体系的缺失,填补我国创业创新教育的空白;二在社会经济层面,创业与创新教育的发展或将带动充分就业,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私募股权投资家联盟执行主席李婧表示。

        资料显示,创业创新教育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其中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现已开设创业学位教育的学校有200多所,并建立了100个以上的创业中心或创业教育研究会。美国Babson College,整个学院专注从事创业与创新教育,连续15年排名全美第一。而与此同时,美国表现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老板中有80%接受过创业教育,创业创新教育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我们将与新华都商学院展开从资金到导师的全面深度战略合作:首先在资金层面,我们将竭力搭建资本和创意之间的桥梁,同时,联盟旗下50家风投企业也将为学院提供创业导师,共同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共同发掘创业机会,促进产业创新、推动创业企业转型。”李婧表示。

        何志毅:复旦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瑞士IMD、美国通用电气管理学院研修生、美国凯洛格商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北大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商业评论》执行主编。至今担任国民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世界管理学学者协会联盟(IFSAM)理事等职。为中组部、国资委、国防大学等军事院校提供案例教学和案例写作服务。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曾经担任过政府干部、国有企业总经理、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董事长等职务,实践经验丰富。为众多大型企业做过项目咨询和企业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