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高端人物 >

    名企业家访谈实录:MBA、EMBA能不能当总裁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当领导者呢?那么是那些读过MBA/EMBA的高级精英们吗?据在职研究生网了解在3月9日举行的“首届中国营销人才交流会人才战略高峰会”上,作为主讲嘉宾的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源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表了自己切身的观点,并放出惊人语言:“EMBA、MBA还不能当总裁。

      EMBA、MBA的环境还不成熟

      主持人:徐总,您刚才在演讲之中指出,中国目前的EMBA和MBA还不适合当企业的CEO,请您谈谈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徐源:前一段时间在跟北京大学的MBA讲课的时候,我就提出了“MBA、EMBA还不适合当企业的CEO。最近几个从国外读MBA的回来后,他们都抱着做一番事业的态度问我,我告诉他们,你们还是先适应中国的环境,然后再考虑实实在在地做一番事业。我为什么这么说,这主要是目前国内大的市场环境和目前MBA、EMBA的培养环境还存在问题。企业对于MBA、EMBA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对他们期望太高,但实际上MBA和EMBA并不像实际宣传的那么神奇。

      主持人:您觉得MBA和EMBA不能够当选企业的CEO是环境的不成熟,而这种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的认识误区,那么您认为这种误区的来源是什么?

      徐源:我觉得这种误区的根源是由于EMBA和MBA应该从基层实践之中成长。为什么这么说呢?MBA和EMBA学习的都是一些案例或者案例分析,这种结果导致的是他们有了经验主义,对于跨国公司或者成功的企业就会去模仿。但我感到,经验是不能推广的,成功是不能克隆的,也不能学习的。经验只有上升为理念才可以推广;经验只能借鉴,把任何一个企业的制度推广到另外一个企业去都很难成功。而目前的EMBA、MBA更多的是学习别人的成功与经验,所以这种成功与经验可能只适合当时的市场环境或者当时的企业状况。而MBA、EMBA们所经历的时代已经不是以前的时代了。

      把老总送去读MBA、EMBA

      主持人:你认为MBA与EMBA不适合当企业老总,但是目前企业老总的管理水平与理论层次与目前企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那么您感觉是如何改善企业的管理,使这些企业老总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又有好的实战经验?

      徐源:我认为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送企业的老总去读MBA或者EMBA,这样这些企业的老总即有理论素养也有实战经验了,企业在市场上将会有很强的竞争力。张瑞敏在自己四五十岁了还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了MBA,我觉得这种模式比较好。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小天鹅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徐源:小天鹅目前有四个总经理,其中两个是博士,两个是硕士,我们引进了一个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他一开始从基层做起,现在已经做到了总经理,做得不错。所以我前面提到MBA、EMBA还不适合做总裁,他们必须在实践之中先历炼,大浪淘沙。

      融合但不希望“熔化”

      主持人:虽然你提出了EMBA和MBA还不适合做企业的总裁,但是我注意到小天鹅还是每年引进一些MBA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有一句话叫“公平来自于认同”。会不会因为对企业制度或文化的不认同,或者不理解,把这些引进的人才进行“冷冻”?

      徐源:小天鹅每年根据企业情况要引进一些MBA和专业人才,这里面就牵涉到了一个问题,小天鹅的企业制度要得到新进员工的认可,这个我感到制度意识比制度重要。一个企业有没有法律的意识,就是这个企业文明不文明的问题。企业制度不能压服,要沟通再沟通。企业的制度成为互动的时候,最有朝气,最有活力,能真正地保证企业的兴旺和发达。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第一,文化要认同,尤其是对新员工的培训。让他对文化融合,如果他不认同我们的文化就不能融合到我们的企业里面。第二,我们希望融合并不希望“熔化”,我们的企业文化是多元的,相互补充。我们引进了不少博士,他们来了以后,对我们小天鹅的制度提出了规范管理的建议。

      在小天鹅关于总经理第一,还是总经理第二,我们小天鹅公司讨论了两年,大家在去年才达到共识,感到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这个事情也是受到外面来的博士的推动才解决,他们在国际公司干过,能够看到我们不完善的地方。

      我们跟国外的企业比,最大的差距就是制度。我们跟德国宝马的总经理谈话,他说你们从鸡叫忙到鸡鸣,可我们就没有事。因为他们有很规范的制度,所以他们的领导很清闲。现在很多人问我到处在外面交流,到底在企业干不干活。我跟大家讲,我确实向德国人学习,我现在的公司是负责我们小天鹅集团的全部销售,也负责企业的文化、对外宣传。我安排得相对比较好一点,所以我有很多的时间在外面跟很多企业交流,很多企业给我讲课,充实了我的思想。

      怎么能够规范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仍然是一个问题。上市的国有企业里面,春兰、小天鹅、海信,还有上海家化,我们四家企业分别做了一个探索。春兰走了第一步,结果回零了,很麻烦。小天鹅做了一个探索,但我们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也感到这是一个困惑。

      要有平台和合理的报酬

      主持人:您认为企业的制度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徐源:企业里面一定要有激励制度。前一年我们的一位中层干部走了,我们都很诧异,说小伙子我们对你不错,还把你送到国外去培训。他的辞职报告里面也说感谢小天鹅,但他说我要用更好的成绩为社会做贡献。他去了一个企业,人家给他的年薪是100万,我们给他的是5万。还有一个副总经理也辞职不干了,我们对他也不错,可是怎么走了?我们想也是一个激励制度的问题,让他有一个合理的岗位发挥他的作用这是第一步。第二个要有一个合理的报酬,如果报酬太差也没有个人的发展。劳动者应该有合理的价值,如果处理不好劳动与价值的关系,很麻烦,所以激励也是企业里面要讨论的话题。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