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市场却也是最不赚钱的市场之一。啤酒行业的毛利尽管微乎其微,雪上加霜的是野蛮的竞购大战—若想试图通过同业兼并实现规模优势、成本削减,并最终提高价格亦是困难重重。
随着市场格局变化,青啤提出了2014年实现1000万千升销量的目标,这正是基于孙明波等人对国内啤酒市场发展趋势的一种预判:全球啤酒市场的发展规律,是从分散到集中。目前国内市场上,前四大龙头啤酒企业占据市场60%市场份额,集中度还在不断提升。国际上,基本前三名控制80%的市场份额。
事实证明了孙明波判断的正确性。在孙明波接手之后的这半年时间内,青啤交出了一份还不错的答卷。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共实现营业收入217.95亿元,同比增长13.7%;营业收入为83.9亿元,与同期相比,增长近两成。而且继今年落子九江,揭阳投产,兰州、菏泽扩建搬迁之后,青啤公司又启动了在中原基地市场的整合与扩张。
这一切早在孙明波的预料之中。因为他坚信,区域经济的崛起能有效带动啤酒消费。他表示,中西部的开发对于青啤有两大优势,首先是市场优势,中部人均啤酒消费量是23升,全国人均消费量是33升,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大于80升。这个差距就是巨大的市场潜力。其次,放眼全球,啤酒消费是一个文明饮料,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幸福指数,在全世界凡是消费啤酒量多的地方,一般没有贫穷和战争。
第二个优势在于中部的消费升级速度非常快。大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健康的追求,品牌的影响力,都在迅速提升,这就意味着越来越注重品牌和品质,所以投资必然也可以加大,为青啤在中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为此,孙明波时刻保持冷静。他表示,青啤其实追求的不是规模,不是一定要超过谁。购买或收购一个企业,一定要知道买什么。一般而言,青啤不买工厂,重点是买市场。收购资产一定要评估未来的市场贡献。“地盘被对手抢了也不能把自己打的虚脱了,损害你的健康,不能吃不下硬吃,那就是消化不良。我们的整合与扩张并举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