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11月24日,中欧金融管理沙龙暨2014级在职金融MBA(以下简称FMBA)招生咨询会在中欧上海校区成功举办。近140名金融行业精英汇聚中欧,聆听了中欧副教务长、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斌博士关于上海自贸区和中国改革新思维这两个当下热点话题的精彩演讲。同时,中欧副教务长、在职金融MBA 课程部主任赵欣舸教授也对中欧FMBA课程和2014级招生政策做了详细解读,并特别介绍了课程部全新推出的“FMBA学生分享会”,以帮助申请者更好地了解和申请中欧FMBA。最近的一场分享会将于12月13日在中欧陆家嘴金融研究院举办,建议申请者提前登陆官网报名参加。
作为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博士将为中欧FMBA学生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此次主题演讲则让申请者们提前感受到了许斌教授的风采。许斌教授首先分享了他对上海自贸区建立意义的独到见解。目前,全球正面临后经济危机时代,美国为赢得新一轮的全球经济主动权推出了“3T(TPP、 TIPP、TISA)”战略布局。为能够参与升级版的国际经贸体系,中国政府运用上海自贸区这一战略棋子来应对新一轮的全球博弈,其中的两个首要突破点就是负面清单和服务业的开放。自贸区可能为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提供示范,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的体系。
许斌教授指出,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实际上需要“两只手”来共同发挥作用,一只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深化价格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改革;另一只是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深化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对于自贸区,我们期盼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两方面的探索。其中针对金融体制改革,许斌教授特别强调,如果将金融体制改革寄希望于自贸区内单方面的迈步子,那是对自贸区的幻想。金融改革的推进应该建立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最后,就大家特别关注的新一轮改革,许斌教授首先大力肯定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目标设置了六年的时间期限;二是明确了大市场、强政府的方向;三是将经济增长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许斌教授还将新一届领导人的改革新思维总结为三点:第一点是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简单来讲是指李克强总理于今年7月份首度明确的“经济运行合理区间”,即宏观调控要让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只要浮动范围在上下限内,政府就不会干预,一旦超过则仍然会干预。第二点是以开放促改革的“倒逼思维”。
主要表现在推进上海自贸区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加快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投资协定,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及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第三点是大市场、强政府的“混合经济思维”,市场的无形之手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则起关键性作用。许斌教授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混合经济思维在中国领导层思维里面是一个定向的模式,政府、市场两手抓、两手硬这一思想不会有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