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华东师大MBA顺利举行“管理前沿”第四讲

      在职研究生网获悉2013年10月17日晚19点,由华东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和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联合举办的MBA第218场讲座暨“管理前沿”第四讲在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讲座嘉宾邀请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市场营销系系主任,C.诺克斯.马瑟捐席杰出教授——简-贝内迪克特 E.M.斯丁坎普博士主讲。来自MBA中心的学员和商学院的师生近200人参加了讲座。整场讲座由企业管理系系主任何佳讯教授主持。

      演讲伊始,何佳讯教授简要介绍了斯丁坎普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他是过去十年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营销学者,同时也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全球100位经济与商业管理科学家中排名第一的营销学者。接着斯丁坎普教授开门见山,提出了此次讲座的主题——“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策略”,之后层层深入,首先为大家展示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7个需要,包括中国本土市场竞争升级、技术需求、全球市场提供的机遇、规模经济、规避贸易保护主义、提高企业能力和急需建立“世界知名品牌”等。斯丁坎普教授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了他重点要向大家讲述的三种战略以及相对应的中国企业案例,分别是“绿地投资”(Greenfield)、“国际并购””(M&A)以及“海外散居者营销”(Diaspora Marketing)。

      对于“绿地投资”,斯丁坎普教授在总结了在未开发的领域建立自己海外制造工厂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之后,指出了两条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品牌的道路——“Asian Tortoise” (海尔、珠江钢琴、万力等)和“B2B to B2C”(华为、爱仕达、格兰仕等)。接着,斯丁坎普教授对这两条道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且借助大家熟知的海尔、华为等品牌进行了形象生动的阐述,在讲到“B2B to B2C”战略分析时,通过对时下最为火爆的小米手机和苹果5S手机的对比,引来了大家的共鸣和笑声。

      对于“国际并购”(联想、吉利、光明食品等),斯丁坎普教授借助联想公司的扩张战略,讲述了对于成功的并购应该具有的能力以及条件,包括保持品牌的独立性、建立组织协同、寻找共同价值等。此外,斯丁坎普教授还通过图片向大家集中展示了最近中国企业所进行的国际并购。对于“海外散居者营销”(汇丰银行、海底捞等)这一战略,斯丁坎普教授同样先向大家展示了其利端(包括完全控制、低成本)和弊端(包括进入速度较慢、利润太少、打破主流市场的挑战),并且通过中国企业“海底捞”为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国企业是如何通过这一战略走向海外市场的,并且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国际化的成功因素,诸如品牌吸引力、地域文化等。

      在整场演讲中,大家不时被教授幽默的语言频频逗笑。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到问答环节。在该环节中,斯丁坎普教授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大家争相举手发言,向斯丁坎普教授说出自己的感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斯丁坎普教授对大家的问题一一做出了回答。在讲座的最后,何佳讯教授对斯丁坎普教授的精彩演讲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为斯丁坎普教授送上“大师”水晶石表示感谢。别出心裁的礼物以及何佳讯教授的妙语连珠让大家纷纷鼓掌赞叹。讲座在一片掌声中落幕,很多同学还依依不舍,手捧斯丁坎普教授的新书《品牌突围:新兴市场品牌如何走向世界》请他签名,教授十分高兴地接受,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个别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