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员工会议圆满召开

      伴随着各大商学院开学庆典完成,也标志着高校商学院招生结束,在新的学年里面很多高校也在积极部署,开学后新生的课程等。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 9月6日,正值中秋国庆双节前夕,由中欧人力资源部主办的2013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员工会议在上海校区石化演讲厅召开,北京校区、深圳代表处,以及非洲加纳校园的员工通过视频全程参与了会议,学院管理委员会6位成员全部到会。会议由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教授主持,中方院长朱晓明教授、欧方院长佩德罗.雷诺(Pedro Nueno)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苏理达(Hellmut Schütte)教授发表了演讲。

      张维炯教授担任会议主持并致开幕辞。他表示,中欧三期新校园的建成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为全体员工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召开全体员工大会的目的是希望员工和管理层之间听见彼此的声音,向员工传达学院的新发展、新战略、新目标,倡导中欧文化和价值观,让员工更好地进步,让学院更快地发展。

      朱晓明教授首先发表了题为“从一流到一流”的演讲。演讲中,朱院长说,中欧不仅需要一流的教室,也需要一流的教学方式、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研究和一流的服务。 “随着三期校园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欧一定会大步流星奔向一流。抱残守缺绝非中欧,创业精神、持续创新、励志图强才是中欧!”

      雷诺教授在随后的演讲中说,中欧不仅是在教授课程,也在创造一个全球品牌。为了让中欧成为全球商学院内家喻户晓的品牌,他希望在座的每位员工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创业者,善于思考,有行动力和冒险精神。对外热情地推介中欧,与人分享中欧的文化和价值观。

      接下来,苏理达教授与在场员工分享了中欧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回顾过去一年,他认为中欧的课程做的越来越出色,教授的数量和论文的出版数量在不断地上升。他说,“合作”是中欧的基因,随着中国全球化的进程,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遇到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我们强调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获得最大的好处就是多样性,使得我们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只有当鱼离开水里的时候,才会有新的看法,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张维炯教授在他的讲话中着重谈了“如何提升中欧品牌”。在对比全球一流商学院建筑的同时,他认为,要把中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不仅要为同学们提供一流的教学环境,还要为他们提供高标准、适合不同需求的课程和优质的服务,让每个学员在中欧有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体验。张维炯教授希望,全体员工能团结合作,在建设一流商学院的同时,也能与学院一同成长,并表示在未来将不断为我们的员工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资福利。

      在其后的环节中,参加新校园体验日的员工代表相继上台,在与同事们分享入住体验的同时也对新校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基建部经理章诚明的新校园建设汇报,对新校园体验活动中大家提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答复,让大家对今后新校园未来建设更加充满信心。加纳同事通过视频传来一段讲话,短短五分钟的发言,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加纳校园的最新动态和目标,也让全体与会者感受到了加纳同事对于这次与大家沟通机会的重视,他们的积极参与赢得了全体与会员工的共鸣,大家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