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上午,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金融教指委)暨培养单位院长(系主任)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清华经管学院副院长郦金梁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创新、实践、融合:清华大学MBA经验介绍”的大会报告。金融教指委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吴晓灵、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和来自全国84个金融硕士培养单位的140多位参会代表听取了报告。金融教指委副主任、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光谦主持了会议。担任金融教指委委员的我院宋逢明教授和金融硕士项目学术主任刘淳教授共同出席了会议。
郦金梁在报告中介绍了清华MBA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改革措施和成就。郦金梁重点介绍了五方面情况。第一,清华MBA项目和清华-MIT全球MBA项目两大项目的定位和设置。清华MBA项目为中高级管理者加速自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平台,突出精英网络和清华品格的特质。今年,清华经管在MBA项目设置上推陈出新,全面提升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MIT)的合作,共同推出清华—MIT全球MBA项目。这是兼具清华品格与MIT元素的项目,有效拓宽清华MBA学生的全球视野,为培养适应全球竞争的综合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清华MBA课程改革。郦金梁指出,清华经管学院于2008年推出的MBA课程改革,是与国际一流商学院同步的。课程改革的理念在中国和世界都是领先的。新课程体系通过品格与软技能开发、体验式学习、整合性学习和全球视野与经历四项措施,使学生在品格、知识、实践三个环节上全面提升,达到知识与品格、能力的平衡,学术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的平衡,中国根基与全球视野的平衡,最终实现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未来领导者的目标。
第三,大学融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管理人才。清华文化和科技优势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今年实施MBA+X双学位项目,已覆盖六个院系的专业硕士。新开设的《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由各院系知名教授引导,探寻清华在完成国家重大项目时派生出来的大量技术,探索技术与企业升级结合之路。依托经管学院,校内12所院系单位共建的x-lab创业平台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使包括MBA在内的学生群体参与实践活动,利用团队式、体验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各种商业实践机会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
第四,清华MBA的招生改革。清华MBA从今年开始实行全部提前面试,面试之后参加全国联考的招生录取方式。清华MBA项目已经实现了无纸化申请。招生改革显著改善了学生组成,提升了录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教学质量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实现教学相长。
第五,清华经管学院在结对援助MBA培养院校方面的工作情况。从2008年以来,清华经管学院先后与内蒙古大学商学院、郑州大学商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商学院合作,支援有关院校开发师资和提升办学能力。
报告获得与会代表好评。
“感谢清华对金融教指委工作的支持!”金融教指委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刘亚在大会上总结报告。刘亚表示,全球视野、中国根基、清华品格、精英网络和MIT合作,清华MBA项目的这五个方面特色鲜明,定位清晰;清华MBA的创新发展为其他专业学位提供了借鉴。
“清华人做事认真。” 金融教指委第一副主任吴晓求教授在报告后会晤郦金梁。他指出,金融教指委在日前审议了报告,高度评价报告。他表示,今天报告的清华MBA经验为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发展提供了范本。
清华大学拥有百年历史和厚重文化,设有16个学院、56个系,是一所汇集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19万各行各业人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于1984年,首任院长为朱镕基教授,现任院长钱颖一教授。清华经管学院是率先获得AACSB和EQUIS全球两大管理教育顶级认证的国内大学商学院。
清华MBA项目作为国内首批举办的MBA项目,22年来,一直引领中国MBA的发展,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MBA项目。清华经管学院依托清华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通过大学融合,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为清华MBA学生打开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在清华经管学院30周年到来之际,清华MBA项目再次进行重大变革,推出清华全球MBA项目(与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合作),简称清华—MIT全球项目,同时进一步改革招生方式。
基于大学融合的思路,清华经管学院为MBA同学开设了《清华新兴技术探究》课程,开办了清华MBA+X双学位以及创建了清华x-lab创业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