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的金融业务也利好性爆炸发展。据在职研究生网了解,8月17日,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商界精英教育计划”之MBA体验课堂在博思楼如期举行。本次体验课堂的授课教师是金融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邀请顾问于研教授。众多有志于攻读MBA课程的职场人士纷纷前来倾听于教授解读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金融领域,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利率,所有围绕着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内容而产生的金融现象、金融问题都可以在利率这一角色的帮助下获得正确的解读或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于教授在开篇伊始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利率之于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作为货币对内价值而存在的利率的不断变动,才引出了企业的投融资、企业的资产与负债的风险管理等一系列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不仅如此,作为货币对外价值的汇率也受利率影响,在金融市场中往往呈现出“利率决定汇率”、“利率汇率短期同向变动”等基本特点。
然而,于研教授表示,上述金融市场的基本特点并不适用于中国,我国金融市场领域内围绕利率和汇率这两个变量出现了人民币价值扭曲现象,究其根源在于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的不完善。此外,于研教授还指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双轨制使得跨市场套利机会大幅增加,大量现实案例都鲜明指向了同一个严重弊端,即融资资金投向了金融市场,而非用于生产性投资,因此,虽然社会融资总量提高了,可实际的经济却未见增长。
随后,于研教授又带领大家一同解读了中国人民银行近几个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有效解决资金的供求结构性矛盾,服务于实体经济”是央行目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于研教授呼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退出制度,培育中国银行业良好竞争的市场环境,树立“金融服务于用户”的理念,她认为这些做法能更好的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良性高速发展。
于研教授饱含激情与睿智的演讲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丰富的知识信息量让本次体验课堂的参与者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体验课堂结束后,上财商学院MBA项目招生办公室的负责老师还为现场听众解读了该项目的最新招生政策及动态,并就考生普遍关心的几大突出问题(包括预面试申请问题、学费问题、奖学金设置问题等)给予了及时有效的答复。
上海财经大学的商学教育始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后商科迁址上海,并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作为中国最早的商学研究高等学府,学校自创校伊始,即提出要“训练和发展那些具有导向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在工商业中居于领导地位者”。秉承这一传统和精神,学校几代优秀商学教育家黾勉从事,探究真理,并以研究所得贡献社会,传道授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姚耐、褚凤仪、褚葆一、李炳焕、李鸿寿、孙怀仁、吴承禧、王惟中、杨荫溥、龚清浩、许本怡、周伯棣、邹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刘絜敖、彭信威、胡寄窗、娄尔行等各学科著名教授,都曾在我校为中国的商学教育倾注心力,孜孜不倦,可谓积淀丰厚,传承优良。
经过几代商学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上海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的商学学科教育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1981年,学校成为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1992 年成为全国首批建立流动站的高校。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和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985专项)。学校目前拥有会计学、财政学、经济思想史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会计与财务研究院3个国家级基地;并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4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国家学科目录内批准的学位授权点24个,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国家学科目录内批准的学位授权点55个),以及36个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