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沙龙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很多高校商学院也是常常组织此类活动,来增进知识促进同学们的交流等。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25日7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读书俱乐部第五期分享会在J402教室进行,广大书友如约而至,MBA中心副主任朱宁老师也应邀出席,与广大书友一起分享本期读书交流活动。在本期读书分享会上,来自MBA 1102班的王成安同学为大家分享了美国作家杰克·特劳特的作品《定位》。
王成安阐述了“定位”观念的产生,剖析了“满足需求”无法赢得客户的原因,给出了如何进入顾客心智以赢得选择的定位之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本书揭示了现代企业经营的本质——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企业获胜的要诀即是赢得顾客心智之战。在本期分享会上,也做了大胆尝试,即给予书友与分享者大量的时间互动交流。为了便于书友间的交流,分享会前,将现场的桌椅位置进行了调整,同时将到场的书友随机分成了三组,就《定位》一书,提出了三个话题:什么是定位,为什么要定位,如何定位。由三个小组先进行内部交流,再由小组派代表上台与大家分享本小组观点,最后由朱宁老师点评发言。
讲到什么是定位时,朱宁老师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若是在一群老鼠中,谁打扮成了米老鼠,这就是精准的自我定位。在谈到第四个话题——中国科大MBA读书俱乐部的定位时,朱老师说,当我们回顾起品读过的一本书时,能沉淀出的就那么一两句话,而恰恰是这一两句话,往往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朱老师告诉同学们,开心阅读,共享价值,幸福的要义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最后,朱宁老师肯定了读书俱乐部一直以来的努力,读书俱乐部的影响力也在慢慢增强。朱老师对俱乐部后期的活动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定期开回顾会,总结在工作和学习中受到分享书籍的影响;二是建议几位书友同时分享一本书,这样可以从多角度领悟这本书的思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