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毕业的季节里,很多高校商学院MBA学员纷纷离开母校,踏上新的人生征程。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6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2013届(2010级、2011级)MBA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选中、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欣宇、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柴小青以及导师、知名企业家,与400余位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属共同参加了典礼。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深受欢迎的导师们为学生佩戴毕业领巾,孙选中院长亲自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此次毕业典礼做了很多精心安排,比如MBA学生可以邀请亲友参加,共同见证学位授予这一值得纪念的一刻,典礼之后,还安排了酒会和晚会,同学用一个个精心准备的节目,纪念并点燃一段难忘的青春岁月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孙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以及毕业典礼是MBA校园生活的重要一环,为了给大家的研究生学习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毕业季里,我们做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比如在6月24日,我们安排了环保骑行活动,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让大家铭记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到目前为止,中国政法大学MBA毕业生已有300余人,一批批新型法商人才走向各行各业。6月23日,法大MBA举办了校友日,把已毕业的MBA学生请回校园,重温学习和校园时光,也让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毕业生对母校的眷恋。
中国经济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高端人才。但是每个企业都在面临高端人才不断流失的问题,特别是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缺口巨大;同时又有不少知名企业先后陷入产品质量和诚信危机,包括不久前的矿泉水事件、同仁堂事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法商智慧的缺失,是法商结合的严重失衡,而“培养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管理者”正是法大MBA的培养目标。在此次的毕业典礼上,一名学员自豪的说:“在法大MBA的培养下,我们成为了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领导者。”作为国内“法商管理”教育培养模式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具有15年的法商管理教育培养经验,2007年,教育部在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设立了国家级“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全国唯一的法商结合案例教学课堂,其法商管理MBA“精商明法、敏思善行”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中国高等商科教育中独具特色、优势明显的MBA培养模式。
1996年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多年后管理学界也许会牢记这一时刻,因为在孙选中院长的带领下,一群兢兢业业的管理学学者经过14年的辛勤耕耘和默默的研究,终于在2010年11月正式提出了“法商管理”的概念,这也标志着法商管理学派的成立。甫一开始,提出的并不是法商管理,而是法商结合,后来在思考法商结合如何落地的问题。法和商的结合应该落实到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方法层面才有意义。为此,在法商结合的基础上,提出法商管理的概念。 理解法商管理,首先要认识到法商管理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是由三个子概念组成。第一个子概念是管理,管理是目的和手段,其涵义在于说明法商管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手段上,而且明确规定了他的学科归属应该是管理学。第二个子概念就是商,商在这里把它理解为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商事,在法商管理概念中它是管理的对象。第三个子概念是法,这里的法主要指与企业商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集合。法商管理经过这样的剖析,其概念和内涵应该是比较清晰和深刻的。以上是关于法商管理概念的演进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