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中国科大MBA班举行移动课堂走进阳光电源

      MBA移动课堂一直是高校商科教育里面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商学院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大院校的重视。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7月13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BA1207班在《生产运作管理》任课教师丁斌的带领下,走进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课程移动课堂活动。师生一行受到MBA校友、阳光电源副总经理黄学飞先生及其他高管的热情接待。

      在会议室,总经办主任何为先生通过公司概况、研发创新、产品市场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让同学们对阳光电源有了初步了解。生产负责人邓经理就产品线、市场分布、订单特点、生产模式、工艺路线及产能等方面使同学们对阳光电源的生产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1000多名员工中,博士、硕士200多人,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发队伍。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生产车间及楼顶的太阳能发电板。

      在提问环节,何主任与邓经理就光伏双反、订单波动性大、投资回报率、高温人员福利、小区太阳能使用等方面的问题一一作答,丁斌老师就替代料方面提出了问题,让同学们了解到镀金硅在太阳能发电中的作用。最后,丁斌老师代表1207班全体师生对阳光电源领导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就公司市场需求不稳定、波动大、产品品种多等方面问题提出外部要开拓海外市场,内部要加强生产管理、及时交货、降低成本,要重视新能源的应用,注重研发专利技术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一流企业。

      附:阳光电源1997年成立,专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电源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以“致力于清洁高效,让更多人享用绿色电力”为发展使命,努力成为全球一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及系统接入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分布式发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最有声望的科学家,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