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北大光华MBA在京举行全国公开课

      伴随着MBA考试招生季节的来临,很多高校商学院也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社会上有志向考研的青年。据在职研究生网获悉7月13日(周六)下午两点,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101教室内高朋满座,盛况空前。2013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全国公开课收官之战在这里盛大落幕。作为本年度最后一场公开课,来自光华管理学院的李其与王汉生两位教授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管理盛宴,也为今年北大光华MBA公开课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公开课由MBA项目执行主任赵龙凯教授主持。他首先登台介绍了北大光华MBA的项目概况,他强调光华MBA致力于为有志于商学教育的同学提供最好的教育机会和发展平台。与此同时,赵老师对光华MBA近来的改革措施进行了重点阐发:第一,课程内容精品化,统一必修课大纲,在选修课当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新的课程,淘汰过时的课程,建立起最严格的课程评估机制;第二,打造中国的MBA,构建课程的中国指数,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本土案例,展现本土研究成果;第三,两种不同的国际化,让中国学生“走出去”,把外国学生“引进来”,赵龙凯老师强调在今年暑期北大光华MBA项目已经派出了七支暑期访学队伍,前往世界各地顶尖商学院进行国际商务的学习;第四,光华平台终身化,向校友开放部分高端课程及国际游学资源,开设校友子女夏令营,完善校友福利;第五,打造富有人文精神的MBA,结合北大的人文特点,开设多门人文课程;第六,打造MBA+,从2014年开始开设行业模块课程,把已有的MBA项目开始引向MBA+。赵老师表示,只有实行持续性的改革,才能一直领跑中国商学教育。

      随后李其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展望”的演讲。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比喻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个历程,他深刻剖析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找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存之路。李老师的讲授纵横古今,从1860年的中国经济改革谈到当前社会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路。他展望未来,李老师表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只能考不断发展经济,在发展中求解决之道,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他指出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持续高增长的所有因素都依然存在,只要继续按照过去三十年,继续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李其老师对于中国经济的透彻分析令在场观众大呼过瘾,振聋发聩引人深思的观点也完美诠释了光华名师的知识魅力。

      接下来,王汉生教授带来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商业机遇与分析挑战”。王汉生老师开场先以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与高德地图为例,提问现场同学阿里巴巴这样的战略布局意图何在,进而引出大数据时代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王老师指出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字,而是从文本,对人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的捕获。在搜索引擎、电子地图、社交平台上,消费者留下了许多难以抹掉的数据,这些数据作为一个记号可以暴露消费者内心的想法,而这对于商家来说则是最真实可靠的获取信息的渠道。透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商家可以勾画出一个消费者完整的生活地图和生活习惯,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广告投放和产品优化。王老师的讲解让扑朔迷离的互联网数据紧贴生活,也让观众对于自己的互联网行为有了进一步思考。

      主题演讲过后,来自2010级的校友程岗分享了他的光华体验。最能反映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就是学生,从光华走出,如今的程岗在事业上有了快速飞跃。回顾在光华的生活,程岗用了一个核心词——收获,因为光华,他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事业的成功,而这样的收获在未来还会不断开花结果。“我的身上已经打上了光华的北大的烙印,不是北大和光华的光环,而是一种气质,一种底气。”程岗在现场如是说。

      公开课最后进入了互动答疑环节,赵龙凯教授、市场与招生部高立红老师为大家现场权威解析了最新的招生政策以及近来的改革举措。现场的2013级MBA新生志愿者们也向各位报考同学分享了自己去年的报考体验。“智通天下,慧聚光华”,2013年光华管理学院MBA公开课华彩落幕,来年我们将继续与您一同分享前沿管理知识,领略独特管理魅力。

      1985年北京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系和管理科学中心,1993年在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管理系和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工商管理学院改名为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学院成立后,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担任院长。2005年4月,厉以宁教授为名誉院长;2006年9月,张维迎教授为院长;2010年12月,蔡洪滨教授为院长。

      学院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挂靠学院的研究机构有: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国际经营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中小企业促进中心、北京大学二十一世纪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经济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复杂性科学虚拟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与WTO研究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华人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社会系统分析与模拟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