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商学院 > 院校动态 >

    首期华理商学院青年商业领袖行动学习会开场

      互联网一直都是时代的最前沿的行业,很多有志向的青年都寻求在这个行业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行业呢,在职研究生网建议多参加业内活动是比较有必要的。

      预测未来才能赢得未来。如何洞悉未来商业,这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此,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以“行动学习”理念和方法革新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商业的洞察力,以达到驾驭未来商业的目的。

      “青年商业领袖行动学习会就是要聚集真正的青年创业者,探索真正的商业未知。今天,在这里,没有泛泛而谈,通过行动学习,我们只出‘干货’!”6月29日,行动学习导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高松教授的开场白,开启了由华东理工大学和福布斯联合主办的首期青年商业领袖行动学习会。

      本次青年商业领袖行动学习会的探讨主题是“服装O2O:未来应该怎么玩?”,这个问题是爱肯牛仔正在探索但又感到既困惑又难做的一件事情。这其中有三个核心问题:第一,爱肯牛仔对接O2O模式应达到的主要目标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二,爱肯牛仔线下实体店的运营策略;第三,爱肯牛仔线上线下分工协作的运营规划。

      本期行动学习会邀请了入选福布斯30U30(30位30岁以下)青年创业者榜单的爱肯牛仔创始人向冀、天猫智囊团负责人天机、美邦电子商务部总经理洪酉生等6位资深嘉宾,并邀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阎海峰教授担任学术专家,福布斯中文网助理主编汤维维担任媒体观察员。论坛现场,嘉宾们运用“行动学习”方法热烈讨论了服装电商O2O的议题,其中不乏争锋相对的观点。

      此次行动学习会突破传统论坛单一模式,采用了平等的研讨方式。六位嘉宾研讨时,在场所有来宾都可以参与研讨,发表观点。在行动学习会上,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有三轮研讨:第一轮是6位主要嘉宾研讨,第二轮是学术专家和媒体观察员做点评和研讨,第三轮是60余位来宾共同“卷入”研讨,以期产生最有价值的商业洞见。

      在行动学习会的整个过程中,研讨话题层层深入,嘉宾不断迸出“干货”。有位做资深服装加盟的嘉宾说,”在目前租金、人力等线下成本不断提高之时,线上品牌成本已经够有优势了,没必要做线下店铺。“天机先生也道破O2O天机:”线上O2O模式包括产品开发、客户互动、配送体系、会员体系、LBS和生态链六大要素,这不仅仅是一个环节,而是六个环节的配套。“嘉宾发言精彩热烈,台上台下互动频繁,行动学习会因此延长了一小时才告结束。

      “品牌是一只母兔子,销量是一只公兔子,我想的是把母兔子抓住,公兔子自然就来了。今天华理商学院的行动学习会,嘉宾的观点让我很受用,我会好好反思爱肯牛仔线下如何做,对于是否拓展线下实体店,我们会谨慎考虑。”主讲嘉宾、爱肯牛仔创始人向冀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附:首期行动学习会主要嘉宾

      学术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阎海峰教授

      行动学习导师:国内行动学习权威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高松教授

      媒体观察员:福布斯中文网助理主编 汤维维女士

      案例分享:爱肯牛仔联合创始人 向冀先生

      研讨嘉宾:好贷网的创始人、总裁 李明顺先生

      赛富亚洲基金合伙人 金凤春先生

      天猫智囊团负责人 天机先生

      大众点评网副总裁 姜跃平先生

      美邦电子商务部总经理 洪酉生先生

      华东理工大学自开办MBA教育项目以来,从“植根本土,放眼全球”的办学理念发展为今天的4P理念(宏大愿景Perspective/执着坚定Persistence/准确精确Precise/务实能干Practice),开办了形式多样的MBA项目。各项目之间的补充与融合,师资共享及相互促进,国外师资队伍的大量引进,大大促进和提升了国内MBA教育项目的办学实力,使华东理工大学的MBA品牌日渐凸现,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风格。华理MBA教育中心一直以来都为国际企业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中高级管理人才而不懈努力。将行动学习理念引入华理教学。行动学习课程是以MBA学员作为学习过程的核心,学员以行动学习小组的方式组成团队,共同帮助企业解决真实存在的管理问题。一次行动学习课程的周期为6至8个月,行动学习的课题以“必须是学员自己面临的真实问题”和“可以行动”两个标准进行选择,进而通过测评选拔具有不同行业背景、职位的学员参与其中,学员们围绕课题,不断进行质疑和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做到“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将行动学习引入MBA培养模式是华理商学院的首创,商学院遵循并发展了库博经验学习圈原理,以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态度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行动学习将传授“传统知识”和撰写“论文”两个环节有机联系,形成“知识-行动学习-论文”三位一体的高效率循环的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