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在职研究生网了解江南大学是江苏省无锡市重点名校,也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江南大学享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经过一个世纪的风雨和半个世纪的独立办学,江南大学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较为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科研、教学、服务均得到社会公认,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
(一)精益生产在企业中的运用
6月23日下午3点,一场以“精益生产在企业中的运用”为主题的论坛在江南大学文浩馆303室举行。论坛小组成员是江南大学MBA 2012级春季班毛龙生、王艳、孙中娟、沈夏敏、邹玲、冉丹等六位同学。特邀无锡蓝天美高工业产品设计公司总经理薛娟女士和无锡苏果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卢晓祥先生担任论坛嘉宾。MBA任课教师黄昱方、MBA2012级春季班陈建卫、冯奕、李苏洁、李世鹏、胡晓春、俞泳、钱亚红等同学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冉丹同学主持。
首先毛龙生同学对精益生产作了比较优势分析。从精益生产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企业运用精益生产的目标,并结合丰田汽车实例将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作了比较,对精益生产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沈夏敏同学介绍了实施精益生产的步骤和计划。以某啤酒企业推行精益生产为例,详细阐述了实施精益生产的目标,发展过程,试点工作以及具体的推行计划,让大家详细了解了精益生产实施的整个流程。孙中娟同学讲述了精益规划控制与激励。通过推式、拉式生产方式的比较体现出拉式规划的优点,论证了精益规划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另外,通过激励手段与控制相结合,更提升了企业生产运营的效率。邹玲同学分析了精益生产中的可制造性设计。以无锡某机械制造公司的生产线改造为实例,阐述了可制造性设计与传统生产设计工艺的不同,及可制造性设计的核心、过程和意义。冉丹同学以浙江广鹰机械有限公司为例分析精益生产如何实施。提出了企业文化先行、整合业务流程打造价值链、立足于与制造现场相结合全面推行持续改善等三方面举措。王艳同学分析了精益生产与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以某化妆品的具体案例分析为导入,探索精益生产与管理在企业中实际运用的模式。
此次论坛过程中,学员与嘉宾及各位同学积极互动交流,尤其针对各个案例分析,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最后两位嘉宾热烈点评,充分肯定了论坛的成果,指出精益生产在目前企业运用中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广阔前景,鼓舞了学员们今后继续深刻关注和研究这个主题,进一步获得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提升。
(二)解析日资企业文化
日企是我国外资企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无锡就有一千多家日企,占到江苏省日企总数的百分之七十,熟悉日资企业文化对于去日企工作或者与日企合作都有重要意义。6月23日下午3点,文浩馆305室举办了以“解析日资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论坛。论坛小组成员是MBA 2012秋的倪文斌、周丽、焦洋和华责斌四位同学,无锡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焦克先生作为嘉宾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倪文斌同学主持,2012秋季班的周华生、庄栋梁、祝艳春、周晔、王梓先、豁保银、刘斌、fu晓红、潘柯宇、俞俊骏、李伟、汪青、袁海峰等同学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由周丽同学以“日企文化解读”引入,她以松下公司为例,将日企文化结构解析成洋葱模型,并对这一模型从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四个层次进行了分析。焦洋同学从人力资源角度对日企文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她以资生堂和自身所在公司清水建设为例,对日企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华责斌同学则从消费者角度,通过对大众和丰田两家公司售后服务的比较对德日两国企业文化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凸显了日企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的文化特点。最后,倪文斌同学以住友电工公司企业文化为例,以“品质、管理、6S、安全/环境、团队精神”这些日企文化中的“潜规则”作为重点加以阐述,指出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层、行为层、形象层三位一体,互相支撑的过程,最终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建设、使命的实现和愿景的共享。
焦克先生对学员们的此次论坛给予了肯定并做了精彩的点评,特别是针对倪文斌同学关于住友电工公司的内容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学员对日企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日企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文化,值得中资企业文化建设借鉴。现场参与论坛的同学也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一些诸如日企日系和中系管理人员是否存在较大的薪酬?是否应该中日管理人员同酬?日企的文化建设的重点进行了讨论。另外其他一些如住友公司的产品附加值、期货交易和产品销售方面也有同学提出了问题,论坛组员结合自己所知给予了解答。嘉宾的点评使大家对日本的文化有了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增强了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外来文化为己所用的意识。
(三)休闲餐饮企业经营策略---以星巴克为例
6月23日下午3点,文浩馆307室内举办了一场以“休闲餐饮的经营策略——以星巴克为例”为主题的论坛。论坛小组成员是MBA2012级秋季班李剑、王文广、张志玲、杨洋、谢雅庄五位同学。此次论坛特别邀请了无锡实战家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曹恒山董事长,以及无锡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财务主管顾振华两位嘉宾莅临指导。由李剑同学主持论坛。MBA中心的孙君敏老师、2012秋季班的汪青、任意、丁伟、雍国成、李伟、姚海峰、钱浩淼、俞俊骏、豁保银等参与了本次论坛。
星巴克从一个西雅图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的商业帝国,其秘密究竟何在。此次论坛通过对星巴克经营策略的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旨在得出星巴克的成功模式对休闲餐饮企业经营策略的影响和启示。首先,李剑从产品与市场两个角度阐述了星巴克的布局与战略的成功之处,接着王文广从外立面设计、店铺整体设计、logo设计、店堂设计、灯光音乐设计、包装设计等方面展示了星巴克特色的店铺设计与布局策略。张志玲通过研究星巴克在华经营的宏观市场环境和SWOT分析,定位其差异化的目标市场,来分析其在华的各个营销组合策略。杨洋对星巴克的产品定位、产品开发、品牌投资策略、投资风险分析、以及引申到整个餐饮行业的投资对策分析这五个部分阐述了休闲餐饮行业面临的问题。谢雅庄分析了星巴克是如何依靠关系理论和内部营销理论构建起全面薪酬体系,有效将内外激励结合,提升其品牌形象和企业竞争实力。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无不揭示了星巴克经营的成功经验对整个休闲餐饮行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嘉宾顾振华女士分享了在星巴克的工作经历和切实感受,嘉宾曹恒山先生则从管理角度提出了研究分析星巴克模式的意义所在。论坛气氛热烈,激情高涨,在场同学对星巴克现象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对休闲餐饮行业在借鉴星巴克的经验和教育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更好发展提出了很多思路。
(四)当前企业招聘及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讨
6月23日下午3点,以“当前企业招聘及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探讨”为主题的MBA论坛在文浩馆309室举办。MBA 2012秋的5位工作背景各异的学员:来自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部门的梁乃霞、来自学校的从事学生工作的陈娴、来自企业的人力资源深谙人事招聘的赵育兰、来自企业精益部门从事公司培训的吴振宇及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一定深度思考的工程师王大明。华新国际首席人力资源官谭文勇总监应邀作为论坛嘉宾。2012春李世鹏、2012秋俞俊峻、丁伟、刘萍、何明等参加了此次论坛讨论。
此次论坛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市场大环境、企业实际操作及个人职业规划思考。梁乃霞与陈娴分别运用无锡人市场及无锡高校的真实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于供需不平衡的状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进行了预测,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宏观的人才环境。赵育兰和吴振宇分别运用工作中所经历的实例分享了企业实际的运作,澄清了一些可能偏颇的人力资源理念,并分享了先进的工具和系统。王大明结合所学的MBA相关知识和个人实际案例,分享了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怎样制定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次论坛以视频开篇,生动而专业,论坛过程中论坛主讲成员与听众不断有与主题相关的精彩互动。论坛嘉宾也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与点评,介绍了受淘宝启发的新兴公司江苏国盾所创新的人力资源产业链“第5方”的新理念。这些新的理念丰富了大家的视野,并启发了学员的深度思考。